新笔下文学

群雄篇——袁术 (第1/6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袁逢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

袁术年少时以侠气闻名,后升迁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登基称帝,建号仲氏,但未被普遍承认。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袁术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次子。由于袁术的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

袁术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有很大改变。他被举荐为孝廉,任职郎中,先后多次担任朝廷内外官职,后为折冲校尉、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袁术与袁绍得到了何进的拉拢。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杀害何进,袁术与吴匡合力进攻皇宫,宦官们手持武器负隅顽抗,袁术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一作“南宫青琐门”),胁迫十常侍放弃皇宫出逃。

董卓入洛阳后,欲废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为拉拢袁术,乃表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不肯依附,惧祸逃往南阳。长沙太守孙坚杀死南阳太守张咨,引兵从袁术。南阳户口尚数百万,袁术在南阳时不修法度,以抄掠为资,奢姿无厌,百姓患之。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术与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一同举兵于关东,众人推袁绍为盟主。袁绍屯河内,袁术屯南阳,孔伷屯颍川,韩馥在邺城,张邈等人屯酸枣。二月,董卓下令迁都长安,焚烧宫室,董卓自己仍留屯洛阳中。三月,董卓杀死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并将身在京城的袁氏宗族尽皆处死。

董卓又派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劝解关东诸军,结果袁绍指使王匡杀死胡母班、吴修、王瑰,袁术也将阴修捉住处死,只有韩融因名声德行而幸免。

袁术和孙坚联手,上表行孙坚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领军出征,袁术在后方提供粮草补给。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率军击败董卓军的胡轸、吕布,斩杀了华雄,取得大捷。此时有人便向袁术进言:“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

袁术担心孙坚会尾大不掉,便不运军粮给孙坚。孙坚便连夜赶回,对袁术说:“我之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为报将军家门私仇。我与董卓,并无骨肉之仇,而将军却听信谗言,猜疑于我。现在大功即将告成而军粮不继,这便和吴起叹泣于西河、乐毅遗恨垂成的形势一样。希望将军细细思考。”

袁术惭愧,立即给孙坚调发军粮。孙坚回到前线后乃率军攻入洛阳,董卓逃到长安,孙坚又分兵出函谷关。

当初,张让等人劫天子出逃,传国玉玺落入井中。孙坚攻入洛阳时,从井中找到了玉玺。袁术得知此事,便拘禁孙坚夫人,逼迫孙坚交出玉玺。

当时,议者认为汉灵帝失道,使天下叛乱,汉献帝幼弱,是被贼臣拥立,又不识母氏所出,汉宗室幽州牧刘虞宿有德望,袁绍等人就想立他为帝。袁绍派人通知袁术,希望得到袁术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孤女难宠,七殿下想娶妻 炮灰嫡女重生后,她被全皇室团宠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崩坏之极恶救赎 梁臣美景夜公子 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