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9章 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第四章 继续学习写作知识(续)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五明继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写作知识,五明的读书笔记写道:

“完善写作的准备阶段,开始就是要聚材取事,在动笔写作之前,需要做许多写作的准备工作。最早也是“第一位”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聚材取事”。所谓“材”或“事”,都是中国古人对构成“文章”内容的重要成分——“材料”的一种称谓。

所谓“材料”,就是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也就是说,作者写入“文章”之中的那些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固可称为“材料”;被作者所搜集、所摄取,但由于种种考虑最后并未实际采用的那些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也可称为“材料”。

在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中,还常常使用所谓“素材”和“题材”的概念。“素材”,指的是进入了作者视野并被其所意识、所采撷的全部生活现象,即创作的“原始”材料;这种生活“素材”,经过作者的集中、提炼、加工、改制并写入作品之后,即为“题材”。“题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指的是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如所谓“工业题材”、“军事题材”、“改革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指的是构成一篇或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它一般均由人物、环境、情节这“三要素”组成,并具有“不可分性”,即一篇作品只能说写有一个“题材”,若要再“分”,就只能以“情节”、“场面”、“细节”等概来表述了。由此可知,“题材”这个概念,是文学、艺术创作一个专用术语,不宜普遍借用到广义的“文章”写作上来。因为整个“论说”类的文章均无“题材”可言。

有人又提出“质料”这个概念。说“材料”是指作者搜集、掌握的原始资料,而“质料”则是指写进文章中的内容材料,二者不同”。其实,就非文学作品的那些“文章”来说,由于多数“材料”并没有集中、提炼、加工、改制的问题(如真实的事实、数字引语等),因而,所谓“原始资料”和“内容材料”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取”是“舍”,都不影响“材料”的“质地”。所以,这种对“材料”和“质料”的区分,既不科学,也无必要,在中国古代或现代写作实践及理论研究中都缺乏基本的依据。

材料是一篇文章的“血肉”。它的重要性可以用这样两句来加以囊括:动笔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写作之际,材料是表现观点的\"支柱\"。

写文章总是要反映一种思想或认识的,但“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也就是说,人的头脑只能做为一个“加工厂”,把现实生活中的原料或半成品,经过加工制作,上升“飞跃”为思想、观念,然后形成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原料及半成品,头这个“加工厂”就只能是停工待料,无工可加,制作不出任何正确的思想、观念来。

在我们的人群中,大概还有不少的人,不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真理: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或者自己的科学试验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到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写文章也正是如此,从生活实践或科学试验中获得了好的“原料或者半成品”,积累了详尽充分的“材料”,再加上作者的善于“加工”,长于思索,这才能从中形成思想、观点,写出好的“文章”来。所以,材料是“实”的,观点是“虚”的,但是“实”能生“虚”,“虚”从“实”来,“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没有“原料”或“半成品”,就“加工”不出任何思想产品,没有详尽充分的“材料”,就从中“引”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身为配角,身边怎么会有女主 诸天:开局一个面具 港片:敢站出来,还怕你人多? 狂龙在都陆枫 诸天交易系统:开局交易宋徽宗 镇国神医万云霆 我开发修仙游戏成真,世界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