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章 第十八章 在成都购买书籍(续1)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五明买了一本书后,继续在新华书店选择书籍,经过挑选,五明拿起了一本叫《基础写作学》的书,这本书主要内容有两编。

上编写作总论

“写作”和“写作学”。

“写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写作的“双重转化”性。

学习写作的重要意义。

写作的特点和规律。

写作自身的“特点”。

写作行为的“规律”。

写作“理论”和写作“训练”。

写作“理论”的指导意义。

”写作“训练”的目标及内容。

写作“训练”的途径。

下编写作过程论

写作的准备阶段。

聚材取事材料。

命题炼意主题。

谋篇布局传承。

定体选技技法体裁。

写作的行文阶段。

得其机遇。

贯通文气。

多种表达。

遣词造语。

讲究文面。

写作的完善阶段。

修改润饰。

这本书明确了什么是写作和写作学。

“写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本书里讲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写作”这个概念。用得较多、较普遍的一种,指的就是“写文章”,“搞创作”,“写稿子”。也就是说,它指的是一种行为过程,一种实践活动。

那么,什么是“文章”呢?

古人、今人都给它下过不少定义。比如:有人说:“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青色和白色交错,就叫做“文”,红色和白色相织,就叫做“章”。这两个字合起来,都是“文彩”斑斓的意思。所谓“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桔子的颜色不是有青有黄吗?它们“杂糅”起来,是多么的色彩斑斓!所以,由此可知,“文章”最初的意义只不过是对有“彩”的事物的一种状写。

《诗经》里说:“厉王无道,天荡荡,无纲纪文章。”周厉王暴虐无道,天下动荡不宁,什么“纲纪”,“文章”都没有了。这里的“文章”,指的是当时的礼乐、法度,由此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文章”的概念和后世的用法还很不相同。

晋人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说:“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宜上下之象”,就是宣示天上、地下的迹象、规则。“明人伦之叙”。这当然只是说些“官话”,“大道理”,封建的意味很浓;但接下去说要“穷理尽性”,穷极事物之“理”,尽抒人物之“性”,“以究万物之宜者”,探索、研究请般事物最恰切、最适当的内容及表现,这就讲得很地道、很精要了。挚虞这个人当时编了两部书,一部叫《文章志》,一部叫《文章流别》,系统搜集并分类编排了他所见到的各种文章,该是十分有价值的,可惜都失传了。但他为后一本书写的“论”却存留了下来。从他给“文章”下的定义来看,应该说标志了“文章”这一概念的初步定型。此后,虽有“文”“笔”之辨,“骈”“散”之争,但那都没有影响到“文章”这个大概念的流行。

近人陈望道先生在其《作文法讲义》中认为:“文章,是一种传达意思的工具”,“用文字传达意思的制作,就是文章。”唐弢同志在其《文章修养》中这样说:“人类大概都有表现的欲望,用文字的技巧来实践这种表现的,这就是文章了。”这两种说法,都比较简略、明朗。

《辞海》给“文章”下的定义是:“今通称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文字为文章。”《现代汉语词典》给“文章”下的定义是:“篇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真不是一个逃犯,不就是写个文 不与你争 分手后:觉醒超级警察系统 豪门大佬的娇娇玫瑰 我给地球修bug 穿书八零:团宠福宝致富忙 海在东方,河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