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93章 太难了!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其实就刘老五这个精明的程度,他又怎可能会看不出,这八个儿子之中肯定是刘赋这小子最先开始治理封地。

为啥?

这小子在前去赴任的路上,就已经开始微服私访,暗中调查土地流转的情况,因而抓出了好几桩大案,更是给自己把当朝的太尉都给揪了出来,如此祸国殃民的一个蛀虫都被把根刨了出来,刘赋由此手段,还用质疑他的能力吗?

“咱家老八聪明啊,微服私访杀贪官,刚到封地就已经杀贪官立威,还获得了民心,只要民心顺服了,往后推动什么政令都不会再遇到阻碍。”

听刘老五这么一说,丞相姜正仁点头称是:

“皇上预料正确,五位王爷建立了封国,这其中八王爷还是最后一个才建立封国的,但整个辽东却是目前情况最好的,八王爷已经开始计划好了新政,而且已经在辽东地方上推行起来了,百姓正在渐渐接受。”

刘老五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老姜啊,咱其他四个儿子们的情况都怎么样了?”

“这……”

姜正仁愣了一下,然后才叹了一口气:

“换上,其他王爷们遇到的困难极大,只怕八王爷这一个月时间做出来的规模,他们最少得三个月到半年才能追赶上。”

刘老五嘴上叹息了一声,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他也说不上是在什么时候,对于自家最小的这个老八,竟然满是期盼,好像其他儿子们干不出来大的成就也是理所应当,毕竟他们也无法跟咱家老八比嘛。

咱家老八是谁?那可是身怀大才之人啊!

刘老五的立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转变,他却忘了,在大概三四个月前,他最看好的儿子是第五子刘永和第七子刘加,那时候实际上对刘赋还没什么期望了,只是希望他能安安稳稳度过一生,平平安安就好。

于此同时,刘老五此时终于询问起了姜正仁关于太子储君的人选。

“老姜啊,咱现在有一件天大的事,想征求征求你的意见。”

这个姜正仁原本是个寒门子弟,在前朝之时屡屡不得重用,最后赋闲在家中。

姜正仁一直活到六十岁,家中的父母兄弟都熬不过他,已然全都去世了,全家就剩下他一个,孑然一身,而这六十年岁月之中,他承受最多的谩骂,就是骂他是个废物的。

此人后来辅佐刘老五征伐天下,用了二十年时间,现在做了丞相,无父无母、没有妻儿、没有家族老小,自己就是一个人,他与刘老五也是惺惺相惜,刘老五拜他出山,给足了姜正仁尊重。

而姜正仁在苦苦等待四十年后,终于在自己六十岁的时候遇到一个可以相信自己的人,一展平生所学,完成报复,二人几乎是没有任何保留的,所以刘老五询问他关于储君的事,姜正仁就能做到不偏不倚,公正的评判。

被刘老五这么一问,姜正仁也是毫无保留,都不用思考的告诉刘老五:

“陛下,当今之世,八王爷刘赋乃是力挽狂澜之人,陛下身后还有两子可以治理天下,承袭皇位,但与八王爷相比相差甚远。”

到了八十多岁的年纪,尤其当面对的人还是刘老五这个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时,姜正仁也就实话实说了,毕竟他还能活几年呢?

刘老五听罢后直点头,他现在心里很高兴。

与刘老五一样,刘赋他们现在也很高兴,辽东之地的百姓们也是欣喜若狂。

衙门口原本有一只鸣冤鼓,但那只大鼓脏被放在那里一百多年,都已经生了一层青苔,都没有人敢去敲响鸣冤鼓告状。

然而现在,开封府把这鸣冤鼓专门弄出来,清扫一新后挂在衙门口,每天前来告状的人络绎不绝。

于此同时,刘赋在临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陛下求饶吧,我们都投降太子了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让我来选择文明? 田园大唐 带着机枪去古代 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