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29章 疑云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明朝武勋的实力,大得超乎想象。

但世上偏有不信邪的人,他就是朱元璋的好皇孙朱允炆。历史上,为了扫清朱允炆继位的障碍,朱元璋制造蓝玉案,杀一公十三侯二伯,明朝开国功臣团灭。

兔死狐悲,幸存的武勋们将对朱元璋的仇恨投射到朱允炆身上。

反是不敢的,但暗戳戳使坏总可以吧。

朱允炆太不知死活了,上位后该向武勋示好,毕竟人不是他杀的。但这厮太飘了,继位的当月,升兵部左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与黄子澄参与军务。

这就捅了马蜂窝。

按照朱元璋的规定,兵部只负责调兵和后勤,掌握军队的是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刚闭眼,文官就学南宋要控制军队,这还得了,公侯们不干了,集体摆烂。朱棣就是这些人给迎到南京的。

第一个出手的就是长兴侯耿炳文,人送外号\\\"靖难功臣建文克星\\\"。

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炆继位后第一封诏书,就是让诸王所在军民将士,悉听朝廷调遣,军队就不让你碰了。

然后大刀阔斧削藩,先逼得湘王自焚,然后废了周王、岷王,圈禁了代王。

这是要平推一切害人虫。

建文元年七月,走投无路的朱棣以王府八百亲卫控制北平。

?朱允炆脑回路清奇,一直以为朱棣不敢造反。因为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拍着胸脯给他保证过,朝廷大义在手,金身不灭,无人敢反。可四叔怎么就反了呢?

错愕之余,朱允炆起用耿炳文为征北大将军,领兵十三万,讨伐朱棣。

武勋们一看,嚯,昨天还对我呲牙,今天就用我了,真新鲜。

耿老将军是开国二十八侯之一,曾经是徐达的部下,而徐达是朱棣老丈人。

八月,耿炳文到达真定。假如两军对垒,朱棣一定会腆着脸叫道:\\\"炳叔,您老别来无恙啊?\\\"

耿炳文也一定会喝道:\\\"少来,我替魏国公拿你来了。还不下马受降?\\\"

这是想像中的桥段,实际情况如下:

南北两军首战,朱允炆的前锋,都指挥杨松手下九千骑兵被俘,战马八千匹不知所踪。

杨松不像是来打仗的,倒像是来送外卖的。

紧接着,都督潘忠来支援,和都指挥杨松双双被俘。

明朝五军都督府正副都督共就十个,两个军方高层就这么被俘了。

接着沧州守军不放一枪一炮,整建制投降燕王,一个正一品的都督加上一个都指挥,统领差不多四万人,面对朱棣五六千人,全降了。

休整半月后,旗开得胜的朱棣直奔石家庄炳文叔大本营。

耿炳文不敢怠慢,列阵迎敌,最后的结果是南军失踪阵亡九万人,战马损失两万匹。

没看错,是九万。

征北大将军耿炳文帐下十三万人马集体销户。

小说这么写都会被骂脑残,但却真的发生了。

自征北大将军以下,两个都督、两个都指挥、两个将军集体被俘,南军的军事会议开到了朱棣北军大营,怎么看都像存心的。

九月,炳文老爷子挥一挥衣袖,只身回南京。

允炆顿时傻眼了,\\\"耿大将军,朕的十三万大军呢?\\\"

耿炳文面不改色:

\\\"燕王与陛下的父亲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与陛下是亲叔侄,何必骨肉相残,皇上不如亲自把燕王迎到南京,让燕王受顾命,把国政交于燕王。陛下垂拱而治,叔侄其乐融融,岂不悠哉?\\\"

耿炳文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十三万将士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战,集体倒戈,集体哗变了。众怒难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扬帆明海 带着皇帝到处溜达 人在狂飙,绑定大嫂就能升级! 寻找前世之旅 大宋江山万里 逍遥初唐 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