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40章 征西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朱允熥刚回到龙兴宫,刘福祥就禀报说:\\\"皇上,燕王求见。\\\"

朱允熥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就到了文化殿。

朱棣开门见山说道:\\\"我前日说带兵攻打阿鲁台,你说了一大堆,什么和为贵,什么爱惜民力,一转眼,就发十万名攻打安南,安南比蒙古还要紧吗?\\\"

朱允熥:\\\"四叔上岁数了,又是诸王之首,打个安南的小毛贼,派孙恪去就绰绰有余了,哪里用得上四叔出马?\\\"

朱棣:\\\"少来。那打帖木儿总轮得到我了吧?听说他已经带领三十万骑兵向哈密卫来了,朝廷不作好迎敌的准备吗?\\\"

朱允熥:\\\"四叔老惦记帖木儿干啥?那厮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等不到他走到哈密卫,半路上就蹬腿了。\\\"

朱棣十分诧异:\\\"你怎么知道?\\\"

朱允熥捻了捻手指:\\\"我会算。\\\"

朱棣皱起眉头,\\\"军国大事,岂是儿戏?\\\"

朱允熥两手一摊,\\\"四叔不信,我也没有办法。\\\"

\\\"我马上五十了,再不打仗,就打不动了。\\\"

\\\"四叔既然这么想打仗,那就带五万兵去哈密卫,打着迎战帖木儿的幌子,趁机灭掉察哈台汗国,切断蒙古人西遁的后路。\\\"

朱棣不可置信,\\\"然后呢?\\\"

朱允熥:\\\"灭了察哈台汗国之后,我将那里实封给四叔,一应军政民生由四叔作主。四叔带领将士垦荒实边。察哈尔汗国人口不过四五十万,二三十年后,汉人人口将远超蒙古人口了,那里就成了汉地了。\\\"

去东北只是虚封,而去西北却是实封。

这个条件,比去东北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朱棣眼睛都亮了。

\\\"打下察哈台汗国倒不难,但长期实控却不容易。\\\"

朱允熥:\\\"不光是四叔,任何一个藩王,愿意开疆拓土,朕都会鼎力支持,谁扩下的地盘,就封给谁,绝不吝惜。\\\"

\\\"朝廷怎么支持?\\\"

\\\"朝廷出钱出粮出兵,攻下察合台汗国,然后大力移民。\\\"

历朝历代的皇帝,对皇室宗亲都是防范极严的。朱棣实在想不通,朱允熥为什么要这样做。

朱允熥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道:

\\\"我朝共有6600万人口,而田亩总数不过600万顷。

倘若均分,一人可有近十亩地,似乎还很不错。

但田亩大都集中在藩王、勋贵、官僚、地主、士绅手中了,岂能均分?谁敢均分?

别说一人10亩地,祖孙三代7口之家能有10亩地,就己经烧高香了。

立国四十年不到,土地己经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兼并。

连江淮这样的富裕地方,也是贫民遍地。

再过几十年,上百年,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爷爷以农耕为立国之本,抑商,禁海,出发点是求稳,求安,似乎天经地义。

但是民以食为天,不解决耕者有其田的问题,求稳求安就是一句空话。

真到了妻儿老小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换了我也会揭竿而起。

朝廷与其把人禁锢着,眼睁睁等着二三百年一次的改朝换代,还不如将套在脖子上的绳索彻底剪断了!\\\"

朱棣上下打量着朱允熥,这些匪夷所思的话是他闻所未闻的。古往今来的皇帝,都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私产,生怕老百姓脱离自己的控制,你倒好,反其道而行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扬帆明海 带着皇帝到处溜达 人在狂飙,绑定大嫂就能升级! 寻找前世之旅 大宋江山万里 逍遥初唐 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