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一章 同化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主啊,你为什么苦待这百姓呢?为什么打发我去呢?自从我去见法老,奉你的名说话,他就苦待这百姓,你一点也没有拯救他们。”

——选自《出埃及记》

“大人,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论你在哪,上帝在上——我永远都会保护您。”回尼科米底亚的路上,巴耶塞特如是说。

根据君士坦丁堡朝廷传达的命令,尼基弗鲁斯一行人需先抵达尼科米底亚城。该城坐落于富饶的比提尼亚境内,靠近马尔马拉海,附近就是尼西亚城。抵达尼科米底亚后,那里有专人接待尼基弗鲁斯众人,然后撑船抵达博斯普鲁斯海峡,最后驶入金角湾,前往神圣的布拉赫奈宫向皇帝陛下汇报情况。

“你的希腊语说得不错。”尼基弗鲁斯饶有兴趣地道:“是纯正的色雷斯口音。进城的色雷斯农民时常被君士坦丁堡的贵族姥爷嘲讽为‘只会种地的野蛮人’,上新罗马来‘讨饭吃’。大家只需要听听口音便知道哪些是色雷斯人了。”

“哈哈哈,那我会用刀剑致以问候。”巴耶塞特回复道。

自从将巴耶塞特带回色雷斯后,这位土生土长的突厥人也受到色雷斯地区浓厚的希腊文化的影响,逐渐走向“希腊化”。

刚开始,巴耶塞特和他的同族兄弟们拒绝学习新的语言,以及新奇的异族文化;但时间久了,这些野蛮人逐渐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习俗和文化,甚至是语言。“马上民族”成为了“农耕民族”,“文明”代替了“野蛮”,希腊语代替了突厥语。

达尔玛提卡式的十字形外衣取代了他们之前的服饰。这是一种没有性别区分的平常衣服。在袖下和体侧缝合宽松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这是带东正教色彩的装饰。

毫无疑问,这支突厥部落和几十年前被约翰皇帝彻底征服的佩切涅格人一样,走向了“希腊化”。

在“希腊化”的过程中,这些本信仰逊尼派的突厥人也放弃了“真主”和伊斯l教特有的“禁止圣象崇拜”,转而选择投靠“上帝”和正教式的“禁欲主义”。

(伊斯l教尊奉的真主和基督教尊奉的上帝其实都是同一个神,只是叫法不同。)

突厥人的信仰、习惯和性格会随环境、人文、语言等多方面因素而改变。七河地区的突厥人仍然保持着原始且野蛮的习俗,尚武精神浓厚。有的人甚至信仰着更为古老的拜火教;而美索不达米亚以及伊朗高原上的突厥人已经走向了“波斯化”,诞生了不少优秀学者和诗人;盘踞在安纳托利亚的突厥人受罗马帝国以及当地浓厚的希腊文化的影响,很快就走向了“希腊化”的道路,创作了不少带有宗教色彩的诗歌以及大理石、彩色玻璃制作的艺术品。

换而言之,民族特点是会随着“时代变迁”、“地理环境”、“人文风貌”、“自然灾害”等多方面而改变。

例如,几千年前,犹太人的自我定义是军事民族,他们的国王和士师都以武士自居;后来,犹太人随诸多因素而改变,形成了现在多数人眼中的“商业民族”,甚至被吹捧为“智慧民族”。

18世纪以前的德意志人(不包括奥地利)是欧洲最淳朴最爱和平的民族,战斗力出奇的差;直到腓特烈时代和统一战争时才让人大吃一惊。

被大部分人吹捧的“民族性”是不存在的。不求思考的人只用一句“民族性”便定义了某个国家,某个民族。

德意志人和犹太人到底是尚武还是不尚武?突厥人是希腊化还是波斯化?阿拉伯人是文明与科学的代表者,还是说是守旧、落后与压迫的现代文明亵渎者?

众人行至弗里吉亚的帕卡提时,前方硝烟弥漫,天空甚至都被染红,男人、妇女和小孩的惨叫声隔着多远都能听见。

“是突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公主的坏心思 大唐李承乾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 汉武帝:老五你想收拾谁 大夏第一太子 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