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章 组团游玩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思考再三,再写两三章村中趣事,然后再写外村,本村确实还有各种趣事值得怀念,后续再来回穿插即可,随想随写,重在真实。详细介绍组团游玩的娱乐活动和对面材山村的不解之缘。

组团游玩的事太多,挑有趣的讲,三年级的时候小米云开始组团当孩子王了,九岁的年纪刚好有思想,天马行空,万物都可以团建,看电视剧都是如此,看录像也是,90年代那时候看录像和露天电影都是热门精神食粮,我家就出租一个三四十平的地方放录像,印象中持续可能不到两年,留下的记忆不多,还有草台喜剧班子演戏,我外婆的最爱,她经常步行三五里路到我家来看戏,好像也持续不到三年,隔壁前几任村支书家请的,我外公退休后的下一任村支书,戏台就搭建在我家斜对岸不到10米,一条五米马路相隔,全村都会有人来看戏,大概八九十平方,人满为患,小孩们去完全就是凑热闹,看花脸戏服,帅头发。学校教室也会经常放电影,好像整个小学都有,初中以后就没有这些福利了。

露天电影印象最深刻,因为那个手摇白布电影一放,全村的人都会带小板凳来看,大部分人是站着看,天黑开始放映,那时候的电影放映员都是带编制的,有任务才来,一年来个三五次左右,直到后来彩电、摩托车、家庭KtV音响横空出世,手摇电影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天黑才放映,天黑之前当然是忙着填饱肚子,占据有利地理位置,开场和退场的时候都是人山人海,人群接踵摩肩,非常容易引起踩踏事故,电影幕布在学校前面70米,众人坐在75度的斜陡坡河堤上观看,稍微不注意就是人踩人,学校附近的地方就叫尖沙咀,地名不知道传了多少年了,改革开放的第一任和村最后一任村支书都是出自我们三组,分别在我家左右隔壁,右边第一任,左边最后一任,我们家就是改革前的村大队部旧址,堂屋面积很大,经常被租用,很多年用来收棉花和油菜籽,收棉花的时候,我家的两室一堂,经常只保留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供一家四口人生活,不知道那时候日子怎么过的,后来是两室保留,收棉花的办公室租借在右边领居家,活动面积还是小,20多平米的两房,做饭只能用煤炉子,土灶在堂屋客厅共用,只有年底才能启用,或者连续几年不能用。露天电影放了不知道有多少场,到点四面八方的人都会到来,估计与我们接壤的邻省湖北都有人过来,卖小吃的也会过来,那时候的小吃主要是西瓜和黄麻花梨,红薯和马铃薯之类,再无其他小吃,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粮食兑换,还可以趁天黑浑水摸鱼,那时候对吃的没什么么奢求,只要能饱腹即可,现在回忆起来好像没听说露天电影出事故,大家都很自觉和克制,顶多吵嘴几句,踩几脚,不会推诿,造成大的事故,民风淳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伙伴们肯定是结伴游玩和看电影、录像,就那么多玩伴,村里就那么多人,不团结也没办法,小米云只喜欢跟一个比他大的人玩,同一组高一届的学生,其他玩伴都比他小,不留级就是同班同学,在村里多出四十多个同班同学,万事不能假设,生活自有规律。后来即使全村搬走打乱在两省各县城,两人在初中任然有交集,到初中了还有交集,这就是伙伴关系的缘分,冥冥之中的安排,小米云上初一全村搬迁,从此十年玩伴各不相见,任然在学校和家里再续了三年伙伴关系,家里见了最后一面,初中学校2年见过几面。

打纸板的十多种游戏就不说了,废书本,学完的书本都成了童年的玩具,也是同学们集中主要玩的项目,我想全国各地都有,只是玩法风格不同,80后应该都有经历过,在学校课后的主要项目,只不过假期周末,我把他强化了一下,带着小伙伴组团去各大队打pK,有输有赢,重在参与吧!丢硬币也是一样,受众小,没有那么普及,弹珠子游戏算比较普及,还是我从五六年级外村那边学回来发扬光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沙雕春风吹满地,恶毒公主逆天命 我都过气了,系统你才来? 翻身后,夫人一起黑化吧 别人复仇我插秧,太子哪有庄稼香 万界收集家 七彩灵眸 随机职业体验,满级人类震惊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