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六十二章 准备烧玻璃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能产13万余盒火柴,每盒30根左右。

每月工作24-25天,估计月产量不低于320万盒,最多能满足140-160万户家庭一个月所需。

火柴成功发火率超过八成,如果使用者不浪费的话,一盒火柴能用十天半个月,10盒一起用纸包成一包,100包装成一箱。

火柴成本是真的低,算上机器设备研发制造费用、机器设备运行成本、磨损成本、工人工资福利待遇、厂房等投资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等,一盒成本只有0.2文不到,6盒才一文钱的成本。

如果加上海上运输成本,5盒才一文钱的成本。

杨峥打算卖到琉球、倭国、朝鲜和大明,如果东南亚商人和欧洲殖民者想买的话,得自己过来提货。

琉球和大明卖便宜点,3文钱一盒,倭国朝鲜卖贵点,4文钱一盒,再穷苦的老百姓都能买得起。

东南亚商人和欧洲殖民者更贵,批发价5文钱一盒。

这样仅火柴一项,一年妥妥的赚十万两银子!

先把市场开拓出来,把百姓们生火的方式改过来,让火柴普及开来,几年后估计得扩产十倍,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到时候年入百万两银子!

虽然耗费了三个月时间,无数的精力,四十多吨钢铁,发际线都差点不保了,只搞出来火柴这么个小东西。

不过还是值得的,投资和收益成极正的比例,投资成本在巨大的可见收益面前,几乎没有成本!

所有投资成本加起来只有六七千两银子,一个月的产量,差不多就能回本了!

但也是真的累,机器设备设计的那么完善先进,只为少用点人工,运行起来少点故障。

耗死了不少脑细胞,连年都没有过好,杨峥累的都想躺平一段时间了。

但还不能休息,十天前许二民带着景德镇三龙村半村人随船回来了,终于有烧瓷人才了!

这三个月启新号、家园号、高贵雄鹿号三艘船轮流去大明进货,运输人造富铁矿石和煤炭。

共去了4趟,每趟两艘船,共8艘次,共运回800吨人造富铁矿石,1000吨煤炭,煤炭中无烟煤占近一半。

还带回1200多个流民,还是以青年和手艺人为主。

护院队伍因此扩充到386人,刀手队伍也扩充到26人,高狗蛋、徐成发、陈二柱三人为教官,轮流训练护院和刀手队伍。

也从所有移民中挑选出30个水手学徒,30个炮手学徒,跟着水手炮手学习,培养航海船员。

工业园区从流民里吸收了800多人,转为工人,正在一步步向高级技术工人培训。

工业园区的工厂建完了,正在建造空余厂房。先建出来,以后再有新东西要生产,厂房可以用现成的。

启新村房子完全建好,共380栋居民小洋楼,移民一家住一栋,家里只有一两个人的几家暂时住一栋,几栋大楼。

岛上建满了,移民越来越多,住房不够,得在南北两岸再建一些住房,以后还需要更多移民,自然需要更多住房。

城墙即将建好,只差三百米左右长的围墙段还差三四米高度。

岛屿堤坝已经建好一半,另一半建好也不需要多久了。

景德镇三龙村半村人全姓李,共有男女老少153人,全是李姓族人,会制瓷烧瓷的共有124人,几乎人人都参与制瓷烧瓷。

三龙村原来是由三户龙姓人发展起来的,因此叫三龙村。

几百年前李姓族人涉足烧瓷界,在三龙村安家落户,属于外来人。

几百年来龙姓族人和李姓族人的关系时好时坏,关系差的时候更多,啥都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新岳飞传奇 西厢记之撼起钟声动 三国:越世霸主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蜀汉之我是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