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九十二回 虞滕两家误摔宝盏,紫貂寻茶巧遇二龙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进贡皇家,尤其以出产茶器着称,多为达官名流珍藏。茶圣陆羽所着《茶经》中便将婺州产青瓷碗评为天下第三,位列探花。虞少阳既出自鸣鹤虞氏,自然知道好茶配良器的道理,故而一来婺州便与立武两个暗访各大窑厂,访求珍品,以备将来之用。

而此时滕氏阁老滕珦已是八十六岁耋耄高龄,即将油尽灯枯。门下有好事者,知道滕阁老平生两大嗜好,一为品茶,二为火骽,于是四处以重金寻找珍品茶器以图阁老一笑,借此攀附滕氏。正可谓积善余庆之家,亦有螟蠹不肖,滕氏家训虽严,也有旁枝末节不受管束。一时间家奴恶仆在窑厂横冲直撞强买强卖。而虞少阳所带虞氏商队恰在此时也来婺州寻找珍品好瓷,散出人手在婺州六百多处窑厂仔细访查。其中有几路人马,为首的是歙州五姓混入的亲信,原本在歙州跋扈惯了,与滕氏家丁一言不合便冲突起来,几有打死打伤惊动官府。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待到虞少阳得知下属来报,才知半日之间,事情已闹得不好收拾。

此时婺州滕氏一族,为首乃是滕阁老长子滕遂其下三子皆登进士第;次子滕迈其下十子,擢进士第者五,登科者二,乡贡进士一,散官二;三子滕邈,其下二子,长子为官,次子守业不仕。一门十五子人才济济。如今和虞氏闹上公堂,自然州府要多加维护一些。而为首闹事者,是歙州五姓之人,官府亦不便太过为难。两相权衡,案牍交到刺史李忠敏手上。那李忠敏原为京中给事中,素以刚直不阿闻名,只因权宦仇士良上表求其给子封官,被李忠敏批驳,称宦官哪来的儿子,一时弄的仇士良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之后不久便将李忠敏赶出京城,贬到婺州担任刺史。

此刻刺史李忠敏连夜上堂,待详细看完案卷,只觉虞、滕两家各有责任,若细究起来,只怕两家都脱不了干系。如今只看这虞、滕两家和歙州五姓愿不愿大事化小,将此事善加解决,也免两州七姓为此事纷争不止,将来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正待静观其变,有门下来报,说滕氏虞氏分别来访,已在偏房安置。李忠敏略一思索便让滕氏来见,来访的正是滕迈长子滕绰,滕阁老二房长孙,少时举明经三礼中第,曾为楚州盐城令,只因不满官场黑暗,如今赋闲在家。今日得知家中有事,遂受家主委派亲自出面解决。李忠敏虽知案情详细,却也不想偏袒哪方,故而话不多言,只听滕绰来意。滕绰饱读诗书,又深谙为官之道,更知豪族世家之间冤家宜解不宜结之理,所以表明来意,只望州官妥善处理,却不分辩谁对谁错。

李忠敏听出滕氏话中之意,既不想将事情闹大,也不愿任谁欺负,于是点头,答应定会秉公行事,然后让其先回偏房等待。又令人招来虞氏,虞少阳上前拜会,先将赔付礼金清单送上,又表明愿向滕氏公开赔罪之意。李忠敏听出虞氏有心结交滕氏,并将此事掩过之意,遂让门下复请滕绰上殿,虞少阳若有心赔罪,自可亲自与滕氏详谈,而不必对外公开,折了余姚虞氏的颜面。

不多时,滕绰上殿,李忠敏便让虞少阳将赔礼之意向滕绰细说。虞少阳为结纳滕氏自然全将责任揽下,同时又示意亲随将赔礼之物即刻送上滕府。一番心意,却不想滕氏素重诗书而远江湖,虞少阳虽然处处陪着小心,却件件犯了滕氏忌讳。滕氏久居官场,自然能从虞少阳言谈举中看出亦商亦匪之相。而滕氏家训十条,其一便有勿交匪类之语。但毕竟虞少阳身后是余姚虞氏和歙州五姓,所以滕绰决心敬而远之,不可与交。因此虚与委蛇,既为滕氏死伤奴仆要来重金赔付,又给虞氏留些颜面,只不过拒绝了虞氏为滕阁老贺寿一事,只说老祖身体不佳不宜见客。虞少阳亦听出拒绝之意,只能悻悻作罢。

当夜,虞滕两家被扣属下皆被放归,似乎此事便可平静度过。这时灵钏御风而至,先从灵蝶处得知前因后果,原来是虞氏商队和滕氏家丁皆看中婺州铁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小师叔,你已经无敌了,快下山吧! 仙帝你也敢抢亲?反手挖你至尊骨 剑斩苍穹 天外有天情外情 秦风杨如雪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 宠后惊华之挚瑶鸢语满夙缘 刻铂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