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六十六回 法华院内韦陀施袭,赤山明神出手相救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韦陀和伽蓝神打你的一掌之仇,将来必给你讨回公道。”说完以自身灵气助月璃疗伤,三人休息半日,这才御风返回登州大宅,招来百草仙给月璃诊治。百草仙见月璃虽受伤不重,但元神受创,为免留下隐患,于是招呼五鬼去买药熬汤,给月璃慢慢调养安神。只不过如此一来迁延日久,只怕将养百日才能康复。

灵钏见状决定留下成康蜃影看护宅院,自己则返回石镜山去取仙丹药酒来给月璃治伤。于是安排众人各司其职,自己邀请叶玄一同前往青州,打算借助阴间鬼车之能尽快往返,顺便也看看泰山那三界交汇之处到底是何样胜景。

从登州至泰山一千多里,即便御风也要半日才到,见干粮已快见底,灵钏又不愿叶玄挨饿,于是就近来到齐州城,也就是济南府寻找酒肆。不过出乎意料的是,那齐州城里竟破败萧瑟市镇萧条。灵钏不解,后来的宋明清三朝,济南虽也历经兵祸,却仍以繁华富庶出名,特别是大明湖畔更是文人墨客常提之处,不知如今为何竟是这等模样。

好不容易寻间酒肆,灵钏取出金银让小二尽可能上些好酒好菜,不用担心银钱不够。不一会便有满桌鸡鸭鱼肉美味珍馐,灵钏叶玄一边斟酒一边闲聊。就从这齐州城开始说起。原来齐州统辖八县地域广大,齐鲁地区又一向重视栽桑养蚕,因此丝织业十分发达,“齐纨鲁缟”闻名遐迩并一直被视为高档丝织品,大唐文人墨客亦常有诗作提到齐鲁地区的桑蚕织物,例如苏颋的《晓济胶川南入密界》中说:“落晖隐桑柘,秋原被花实。”还有李白的《寄远》诗中说:“鲁缟玉如霜。”岑参《送颜平原》诗中说到:“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杜甫《忆昔》诗中说:“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兼之齐州交通发达,陆地驿站遍布,水路则更有优势,西行可至洛阳、长安,南下可直达扬州,向东可到出海港口,因此齐州商业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度商贾云集,是对新罗日本进行跨国贸易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按理说齐鲁地区因此地利应该地富民强繁华似锦,但是自晋末就因战乱频仍而致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南北朝尤其是魏齐之交,齐州已被战乱折磨得残破不堪,而隋文帝一统天下盛世太平,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之后,齐州地区这才经济复苏户口激增,但随着炀帝登基三征高句丽,齐州地区因为靠近前线,大量人力被强行征调以车牛运粮,车牛调空后又强征人力以手推车,导致随军民夫大量死亡逃亡,使农田荒芜百姓受创。其后祸不单行,齐州地区又赶上连年灾荒,百姓流亡十不存一,终使城郭空虚饿殍遍野。民众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隋末三大义军的河北窦建德、河南瓦岗军,以及原本在章丘起义,后转战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皆有齐州百姓呼应。连年征战,终使唐高祖时名臣魏征招抚齐鲁时写下《述怀》一诗:“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并在唐太宗要封禅泰山时说齐鲁之地已是“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战乱导致的荒凉凋敝,由此可见一斑。

之后又有齐王李佑之乱,太宗两征高句丽,高宗远征辽东,齐州作为后勤军需的大后方,多经疲役。后来高宗武后封禅泰山,国家安定下来,齐州这才得以休养生息。到玄宗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齐州百姓才过上几年好日子。那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昌隆、文化繁荣,齐州也终于迎来全盛时期。不但人口增加达到贞观年间的六倍,粮食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盛产谷粟、小麦、豆类、水稻等农作物。可惜好景不长,之后便是安史之乱,高句丽人李怀玉策动军队哗变,自立为平卢节度使,此后骄奢纵欲崇信佛教,劳民伤财大兴土木,终致民怨不断。高句丽李氏行伍出身久经战阵,但没有文化不懂治理,因此在位期间闭关锁境严刑峻法,蔑视文化教育,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涂山仙王婚配记 神血龙脉 血神天尊 领主的传奇生涯 少匪追夫:和尚,你还俗吗 破万山 千面万象,心至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