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3章 张业之死(三)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一)

费真的意思是“ 擒贼先擒王”,设法抓住张业和他的两个儿子,列其罪状,宽宥其部下,这样恩威并施,定会解当下之困。

但张业听从舅父李仁罕的忠告,两人联手,方能成事。李仁罕在锦城,手握护卫天子的六军,李仁罕的儿子李秀则统领武信,在京畿的东南方,张业手中的永平军则在京畿西南方,李仁罕给两人下了死令——“拥军观望,不可离军。”意是无论如何,俩人不能离开自己的驻军。

皇上早就猜到他们的计谋,可是,要把张业调出来,几乎不可能。皇上刚登基时,升张业为中书令,负责宫廷政务,原以为能把他调离永平军,但是,张业派了一个秀才出身的副将蔡江,来朝廷就任,说永平军地处边陲,乃国之重器,不可一日无将,遂让有才华的蔡江,来代行其职。

这样,张业反倒在宫里,安下眼线,监视着皇上的一举一动。

费真的计谋,他考虑过,对付张业不能太明显,否则逼反了他,生灵涂炭,朝局震荡,违背了皇上的初心。

“如今之法,就是允以大利,把他诱出来。”费真说道:“像张业之人,他既不贪财,又不好色,看似无弱点,但是他对权势的渴望极盛,这就是他的致命弱点。”

“有道理,他不贪不色,但他身边的人,未必铁板一块。”皇上恍然大悟道:“听说他有一位谋士叫梅永平,此人心机谋略一流,梅永平的计策,张业一般会言听计从。”

“梅永平自视甚高,常以自己有诸葛孔明之谋而自居,是人,就有命门,找到他的弱点,投其所好,让朕想想怎么做?”皇上说道。

“找出与梅永平有旧交的人,打探后,再行定夺。”费真建议道:“此事要谨慎小心,莫要打草惊蛇。”

(二)

这样,皇上在早朝上,继续商讨出兵之事,另一边,示意赵季良提出和谈之策,暗地里,让中郎将寻与梅永平交好之人。

“皇上,恕老臣直言。”见皇上迟迟没有定夺,这一日,李仁罕在早朝上向皇上发难,说:“我大蜀乃富国之邦,被小小的异族欺辱,出兵讨伐,还商讨了20余日,皇上莫非害怕打仗?”

“皇上,说此言的人,其罪当诛。”赵延隐出列指着李仁罕说道。

“我朝乃清明盛世,大臣进谏,实属本职,赵大人张口闭口就要杀人,谁还敢在朝堂上说真话。”相宰赵季良说道。

“我等为皇上,尽心竭力,何罪之有?”众多大臣出列附议。

“诸位爱卿,朕知道汝等的拳拳之心。”皇上说道:“话说回来,打仗之事,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吃苦的,受累的,还是老百姓。”

“朕不是怕打仗,是思虑值不值?”皇上在龙椅上,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朝建国不足四年,以前,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如今,上天托命于朕,当以体谅百姓疾苦为重,止兵休战,铸剑为犁,让百姓安居乐业,吐蕃乃我邻邦,这次触犯我边境,后未再兴兵,我蜀国何不再等一等?之前之事,或许是一小部吐蕃人所为,不是吐蕃国王的本意。”

“皇上,何不派人出使吐蕃国,问明情况,再行定夺。”赵廷隐说道。

“众爱卿,议议,此计可行否?”皇上说道,于是,朝堂上一阵“嗡嗡”声响起,大臣们转而讨论出使吐蕃国之事。

(三)

刚才,赵季良出面维护李仁罕,赵廷隐装作很生气,实则两人唱着双簧,李仁罕和张业的关系,整个朝堂都知道,为麻痹李仁罕,两赵时不时地闹出一点矛盾,以扰乱李的心智。

两日后,中郎将果真找到了与梅永平交好之人,此人叫江兴,在昭武军中任掌书记,两人皆是秀才出身,老家在维州,两人同上县学,同时考上秀才,前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汉征服者 当弃妃就是要躺平 拥有系统,三大将见我绕着走 司马懿穿越秦桧 明末朱重八 穿越之温僖贵妃 四合院:男科圣手的我也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