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9章 宁国县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厂址在宁国县北二十里地外。随着两家公司建立,并在此建设道路以及专用马路,一个市镇也就此形成。为了扼制王蔚在此地的影响力,宁国知县吴文彦便在此处设乡镇,名曰柳溪镇,在镇下设综合治理办公室、财税办、村镇建设办公室。在宣城渡口街道实行土地统筹收储出售之后,吴文彦也是大受启发,在柳溪镇依样画葫芦,也是举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世也不缺能人。宣州建设搞bot建水库,或者从县衙接外包建水库,这种事一般人做不来,但学宣城渡口新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这个却是简单。柳溪镇如今也有数家新成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已经从县土储局买了地,准备开发排屋。

李丛益和高景同,溯水阳江而上,到宁国县的第一站就是柳溪镇。宁国知县吴文彦早已携一帮有头有脸的地方人物,来此相迎。

柳溪镇可以说是在李丛益的新政下的产物,也是宁国县经济最为活跃的地方,宁国县新注册之公司,十之八九便在这里。一镇每月所缴之增值税,便足抵当月半县之田税。

李丛益在柳溪镇的日程安排也颇为紧密,上午先听了柳溪镇镇长、副镇长等人就柳溪镇当前情况的汇报,那形势当然是一片大好。接着便与柳溪镇各公司话事人座谈。初时还尚为拘谨,尽拣些好话说给江国公听。不过待有人出头,先提了问题,又得到江国公的正面回应,众人便打开了话匣子。

柳溪镇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工商业重镇,但严重缺乏各项配套设施,基建也不到位,城镇发展也没啥规划。这与李丛益的亲自指点之下建立的宣城的渡口街道相比,自然是差距很大。宁国县和柳溪镇官员没有意识到,但各公司的高管们常跑宣城,对两地管理的个中差别毕竟是亲自体会。

李从益便打算成立宣州干部学院,要把各地官员对发展地方经济这方面的素养提高起来。而其他的很多诉求,背后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李丛益在总结讲话,便把大家的诉求总结了一下,除了极少部分问题当场就分派县镇解决,大部分一时给不了答案,只能说要回去再拿政策措施出来。

即使这样,对于各家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或实际控制人来言,一个国公兼一州之长,能够这样听大家讲话,并积极回应,已经是了不得的感受。便是王蔚也不得不承认,江国公既高高在上,又平易近人,仅用一个座谈会,便把人心拿捏的死死的。

挤兑江南银行这事,没有给江国公带来损害,反而给江国公的银元来了个助攻,王蔚便没有卸掉他在宁国石灰和宁国专瓦的董事长位置,毕竟有创始人心结,舍不得放权。这会便也巴巴地赶来宁国县。

下午,李丛益便去视察宁国石灰。宁国石灰现在已是柳溪镇的第一纳税大户,倒是必须要走的行程。王蔚全程陪同并作讲解,提到宁国石灰在窑形设计、单窑容量、保持窑温,以及燃料从木材改煤等诸方面的优化改良,李丛益倒是颇为高兴,指示宁国知县吴文彦要鼓励宁国石灰做强做大。

王蔚倒晓得李丛益这个指示,其实是暗示对江南银行被挤兑一事,江国公根据不放在心上。不过,王蔚所想,倒不止于仅。

“国公大人,小人倒有一个想法,想听听大人的指点。”王蔚道:“宣州建设新成立了一家水泥公司,这水泥比这石灰的用途,又强大了无数倍。若能使宁国石灰与宣州水泥联合,便在这柳溪镇直接生产水泥,再行销于江南,则能更合国公大人常讲的‘双赢’、‘多赢’的理念。”

这王蔚倒是蛮有想法。李丛益便道:“今日上午,听各家公司谈及问题,本公以为,对柳溪镇的快速发展,须有两件事着急要做,一曰从窑场到码头的马路需建造复线,且向各家开放运输,并允许各家建设支线接入。这事要做,需使马路单设为一家公司,各家使用马路运输,各付运费即可。二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四合院算卦:从采购员开始全能 封王大汉 紫塞秋风杨霆风 大明:开局义军一弓兵 极品大周昏君 九州恃风雷 穿越大明:我才不做亡国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