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2章 银行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接受钱庄的银票,则钱庄的现银需求还可以进一步压缩。不过,为了防止钱庄经营失败导致对存款人的巨大损失,我意在章程里约定,钱庄所放贷款规模不得超过钱庄本金的十倍。”

“这贷款主要是放给何人?”唐浦泽问道。

“比如宣州煤业,如今既要扩大生产规模,又要建设自矿坑到渡口的马路,还想到歙州及江西等地探矿,把市场扩张到各地,所需资本实是多多益善。”却是许士鸣解释道。“不仅宣州煤业,其他公司,便是大强木业,也是受限于产能不足,但欲扩大生产,这资本便是第一约束。若是以公司自身利润积累,则发展速度自是大大受限。”

除侯弘业外,众官员对公司运营知之甚少,听到此节,倒是颇受震撼。

“如此,下官建议国公大人另用别名,以示于钱庄之差别。”杜正初建议。

“新钱庄乃经营银两之行业,那便称‘银行’好了。”李丛益从善如流。

众人讨论完,唐浦泽跟着李丛益出来,叹道,“想不到国公大人还真是为钱所愁。只是宣州富贵人家略少,国公大人又不愿用强,这银行本金,若仅宣州一地恐有不足。”

“然则金陵未必认本公这个招牌啊。”李丛益也是一叹。

“总需得一试。如此,国公大人还是得往金陵走一遭。”唐浦泽道,“属下这就找找路子,方便国公大人回趟金陵。”

边上许士鸣也问道:“那王蔚在宁国县张罗一群窑主,要成立宁国石灰有限责任公司,国公大人真就不管他?”

“东施效颦,理它作甚。”李丛益嗤笑道。“搞公司若只想一已之私,又如何能够服众,如何可以长久?搞公司若不能降本增效,不过如同一群小舢板捆在一起,又有何益处?而王蔚若真能把宁国石灰公司搞成,我便从他那里买石灰,亦有何妨?”

————

“国公大人,属下不解,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郑德水听了李丛益对银行楼房建设的要求,还是忍不住问道。

“大家把银两存到银行来,当然就得相信银行不会把大家的钱搞丢了,那银行的办公用房自然得让人一看就觉得坚固、可靠。不仅此地如此,以后江南银行把业务做到金陵、南昌和润州等地,所有办公用房无不均需按此建造。”所以李丛益要求,一层要全部以石块筑墙,二楼、三楼墙壁则以青砖垒就,但要求厚度高达二尺。务要人一眼望去便觉坚不可摧。银库则建于地下二层,以三层铁门锁之,为防有人自地下盗洞,同样以石块垒墙,再以铁板覆盖。纵是州府银库,与此一比,坚固程度也是大大的不如。

“按此建楼并无技术难题,只是如此要求,便是拼命赶工,工期恐三个月亦打不住。”

“无妨。银行银库未成之前,可以先借州府银库一用。”

和郑德水布置完要求,眼看天色已晚,李丛益便往国公府别院而去。到了门口,却见两辆载重马车停于门前,左厢都指挥使崔飞虎则立于一旁,见到李丛益来便行军礼参拜。

原来崔飞虎听闻李丛益要建江南银行,竟是尽取家里窑中存银约五万两,便欲入股。

“崔将军倒是对本公颇有信心。”李丛益将崔飞虎带到会客室,便揶揄他。

“属下与胡元通信,想必国公大人已知。属下亦曾偷偷去那窑场军营,盘桓数日,观国公大人练兵事。属下以为,国公大人练兵,冠绝当世,纵武侯(诸葛亮)复生,亦不如也。以我观之,国公大人新军,以长枪兵为矛,破阵必使重甲,然新军着甲者廖廖无几。想来练兵建军,最是所耗不菲。今国公大人行银行事,属下却从中看到了大人集民间之资财办大事,又不伤民间财富的堂皇大道,故积极响应。”崔飞虎侃侃而谈,倒像个儒将所言。

如今3营新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