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八十四章 始皇动容,大秦的长生药!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驺奉上车,士卒拱卫,战车随行,直指蓝田。

眼下的蓝田大营之中,一同耕种的士卒,还有船员,乃至于赵泗和王离,都无心其他事物,一同围在地头,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

现在三种新粮已经成熟,产量之高已经可以预见,就等着收割确定具体产量,这谁还能干的下去其他事?

赵泗自己也都看不下去书了,他不是没见过红薯土豆,可是换了一个环境,意义却大为不同。

这上面寄托的,不仅仅是万千黎庶的生命,还有大秦的未来。

赵泗甚至有一种未知的忐忑,他知道,如果红薯土豆玉米的产量不会下跌,他百分之百可以青史留名,而且历史地位会很高很高。

他也知道,站在大秦边缘的他,这一次,历史将会为他而改变,诸夏之地将迎来全新的命运。

这是何等的神奇,从一个旁观者成为推动历史改变的关键先生,尤其是在赵泗知道上下两片历史脉络的情况下,他甚至已经开始在想后世之人该如何吹捧自己的功绩。

包括王离,亦是如此!

哪怕他是大秦最大的三代,此刻也逃脱不掉那种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忐忑不已的见证感。

“你们说,究竟能亩产多少斤?”

“我猜红薯亩产得有六千斤!”

“我猜四千斤!”

一群人七嘴八舌,久久不能平静,直至始皇帝的车架驾临蓝田,始皇帝自驾撵之中走出。

原本叽叽喳喳的地头瞬间恢复宁静,士卒,船员,王离,赵泗,都恭敬的于一旁躬身行礼。

始皇帝没有任何表情,对于众人的行礼也没有任何回应。

只是在蒙毅和驺奉的陪伴下,走向那片自己看了许多次的田地。

黄澄澄的玉米……葱绿的红薯藤,枯黄的土豆茎叶。

始皇帝熟悉无比的来到地头,掰下一颗玉米,被微微举起的玉米在太阳之下反射出润泽,仿佛在闪闪发光。

不顾玉米茎叶的摩擦和刺痛,始皇帝径直穿过,蒙毅见状赶忙开路,始皇帝就这样走在其中,宛若在巡视自己的帝国。

亩产!三百斤!生长速度倍短于小麦!

穿过玉米地,来到红薯地和土豆地的交界处。

始皇帝蹲下身子,拒绝了蒙毅递过来的工具,亲自以手起之!

一株红薯藤,下面直溜溜挂着七个大红薯。

一株土豆,下面滴溜溜挂着五个拳头大小的土豆。

始皇帝将玉米放在一旁,一手拿着亲手挖出来的红薯,一手拿着土豆,微微抬头,看向广袤的种植着红薯土豆的耕地。

这!仅仅是一株!

始皇帝知道,蒙毅带回来的奏折并不是虚报!

始皇帝又看向躬身于一旁的赵泗和船员,记忆恍惚回到了徐福出海那一日,宛若海上城池的百艘巨船,密密麻麻的出海童子,工匠,耕夫!

他们即将踏足海外,迈出天地四极,为自己寻找虚无飘渺的长生不老药。

尔后一去,渺无音讯。

直至,琅琊港口,赵泗带着十几艘海船靠港归来。

自己夹杂着无奈的质询,没有仙山,没有仙人,没有长生不老药,好在,还有一点小惊喜,那个不负王命归来的小伙子,带回来了三种新粮,并且声称其中两种亩产五百斤。

亩产五百斤啊……

尽管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亩产五百斤也足够惊喜了。

始皇帝从未想过,赵泗这小子憋了个大的,这哪里是五百斤?分明是将近十倍的产量。

始皇帝看着赵泗,他依稀记得那一日的对话。

这个小伙子并没有带回来自己的长生不老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陛下求饶吧,我们都投降太子了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让我来选择文明? 田园大唐 带着机枪去古代 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