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五十四章 纳才(三)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可见有智;

士来即见,以礼相待,是为有信;裹挟应大,不闻哭闹声音,堪见有仁;怎奈万众之军,难一僧人,岂能算勇?入军一刻,当家虽以礼相待,下人两煞君威,严勇皆失,可算得上名将?”

陈遇主与言侯闻之齐齐瞠目,他们都是读过书识得字的人,自然知道这殷左禅所言是何意思,虽不想承认,但心中又觉得他所说有理。

他们与杨开的关系算得上亲近,惯了在他面前抢言以表忠心,倒也未曾想到,惯来的言行举动,皆是无形中削了当家的威严,面面相觑,默默无语。

杨开当即对他的形象大为改观,心中兴喜,也不急着依他所言惩治两人,而是周围的人先作退下,余出百余步的空营,只给他们两人洽谈,事后还是保持着笑容,问道:“不知先生此来要解何惑?”

杨开问,他便应:“小先锋此攻何以制胜?”

前者当知他所问是眼下攻城之事,“北作勇攻,南来奇袭,如何取胜不得?求先生等人进营中来,只图个知己知彼,少死些兄弟罢了。”

听闻这个回答殷左禅还算认可,又问道:“此城若破,足下又该如何?屠民杀官掠城而走,还是安民驻城,谋求发展?”

“入城之后,所行有三,一作抚民,二作招兵,三作求才。汝宁府城于汝宁府地举足轻重,以此作南直隶、湖广、中州三地战略支撑,可作大用。

取一府城,逞勇一时,留兵驻城只是其一,要谋发展,义军当以主力,分掠以上三地,以保粮食、器械之不足,扎根驻地,高积粮以壮马,广纳械以强兵,待兵强马壮之时,再举兵而北,先取中州,再驱逐陕宁,以定中原。”

“明政暴虐,湖广、江南盛产粮今,朝廷不得采,东林人掌财,取之谈何容易?西北极寒之地,暴乱迭起。至今已有十余年,然民军不得政,官军不得平,双方打闹十余年间,天下之民困苦更极。家国民族正值危难之际,足下有心要求中原龙兴之地,意欲何为?”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掌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东林士族自扫门前雪,愿为国贼,朝廷皇室无能腐政,自当民贼,一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朝廷与清军萨尔浒之战至今,已近二十载,扼制不得,反坐望其大,太祖、洪武勠力所聚明廷气运,已经巍巍将散。

我等揭竿,背负国贼之名,既未贼党不行君子之事,巧取豪夺何秋财富不来?又谋中原,先生也说是龙兴之地,当行屠龙之事,既然软弱不堪,那让我等来试一试又如何?”

杨开这一番话别无遮掩,将自己心中大概志向一吐而出,这并非他初次见面就全部信了这位怪才,同时他也想要看一看对方的反应。

对方初来所问三个问题,杨开也明白他的意思,一作试探,验证杨开部确与其他义军不一样,二也是在权衡。

殷左禅的确是个有大抱负之人,他之所以出走行医,当然与他只修禅武医学脱不开干系,更重要的原因还有他与师父的意念不合。

他也不知道,明朝廷对他们永化堂培育出的,保家卫国的民族观念,在这个时代已经形成雏形,日后还将会发展成为类似天地会一众反清帮会的核心思想。

当下行医多年,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民族当以重于朝廷的地位而存在,朝廷苦天下之民久矣,不思悔改,拥护这样的朝廷何用?

“小僧的问题到此便完了。”

殷左禅直勾勾看着杨开,今日与他这番洽谈,确实让他看到了农民军中头领的另外一面。虽然现在坐在他对面的还只是一个年纪不及自己,地位也还只是一个老管队的年轻人,但他已经不再轻视。

既然笃定心思来了,杨开所答也算是符合他的想法,他也不再遮掩。

“小僧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新岳飞传奇 西厢记之撼起钟声动 三国:越世霸主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蜀汉之我是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