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0章 开考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考题还未出示,李宁安先将姓名籍贯在考卷上写出来。

看着手里的考卷和稿纸,真是不禁感叹县衙的人真的是会做生意。

本来朝廷规定考卷及笔墨等都有考生自备,可是后来经常有考生利用稿纸或考卷夹带,导致科举舞弊屡禁不止。

最后就由衙门准备试卷稿纸统一发放,可这也就给了官吏们私下敛财的机会。

在书肆中,一刀纸也不过寥寥20文钱,可县衙发放试卷收取的纸张钱却达到了30文。

要知道一刀纸有100张,县衙发的试卷稿纸不过数张,可这却还比其贵了十文,这事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对于此事,朝廷其实早有耳闻,不过想着借着这个由头算是给地方官吏的补贴钱,从未过问过。

李宁安还算好些,好歹家庭和睦能够吃饱穿暖。

可是对那些住在四处漏风的茅草屋中,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寒门士子来说,别说30文钱,就是几文钱也是掰成两半花,心疼的不得了。

这还仅仅是科举考试花销的一方面,像路费还有交给官府的报名费、茶水费等等,不知多少,完全就不是一个农家娃可以支应的起的。

若孩子争气倒还罢了,若是苦读十年却一事无成,怕是得把家给败了。

摇摇头李宁安不再多想,整场县试考试题目很固定,考试内容都局限在四书五经中。

可让人头疼的是四书五经内容何其之多,不仅要在其中寻找到考题的出处,还要有对试题的理解找到破题的思路。

这就关乎到书本文章段落的注释方面,若是有个好的老师,可能还能讨到一些名家大儒的各类观点,但这也只是利于考试的一个方面。

因为每个人对四书五经的理解都不同,由于县试是由桃源县知县陆言所出,那就不得不考虑这位知县大人在自己文章中对这道试题的观点。

这最后一个月都处在备考中,李宁安也没闲下来,李明礼寻找陆大人试卷的渠道到底是少一些,可是让他惊喜的是林秀才那里倒是有不少。

后来听林秀才一说才明白,他在县学进学,作为生员除了由本县教谕在塾内教学,知县大人有时也会造访县试讲些文章。

毕竟这些人都是秀才,一旦向前进了一步通过了乡试成了举人,甚至到了金銮殿成了进士,只要是从本县出去的,而且经过他的教导,这层关系不管怎么样都是无法敲断的。

关系密切起来也算有了政治盟友,即使没有向前更进一步,总的来说也是不亏,这些秀才基本上都成了本县的士绅阶层。

或许单独来算都没什么,可是若是让他们在自己的村子或镇上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这非常有利于陆言对桃源县的管理,只是出面讲讲题,何乐而不为呢?

不然一县的父母官是不会闲的去县学里去教书的。

最后的一段时间,李宁安是使劲了解陆言的文章,像县试和府试的文章倒是寻不到了,不过院试、乡试、会试的文章,都寻了过来,还有他平时所作的都是一一背读了下来。

县试的这几场考试要考帖经、墨义和策问,若是过了第一场,在第二场覆试上会加上一道诗赋。

关了龙门只听一声锣响,府兵领着几个衙役开始巡场。

三声锣响考试开始,考场之上寂静无声,衙役领着题牌出示给考生。

李宁安这一排号舍还算较长,衙役走了半天才到他这儿。

第一题是“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这是道帖经题,相当于填空题,考察的是考生对四书五经的背读能力。

这种题不止一道,若是连这种题都无法作答出来,那么科举考试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

一看到题李宁安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新岳飞传奇 西厢记之撼起钟声动 三国:越世霸主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蜀汉之我是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