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胸臆欲阔,胸前三台骨欲起,分段分明,鬣欲高,头欲方,目欲大,而光脊欲强壮有力,腹胁欲张,四下欲长。
耳欲紧小,小即耐劳。目大胆,大胆则不惊。鼻欲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走。
这样的良马,不知道甄家如何弄到手的?是在汉军营买到的,还是从草原上异族手里交易的?
于是,他相马完成了并开始主动问价。
马市主事打量了一眼蹇硕,又小心翼翼地探头看了一眼站不远处的家主,报了个比较合适的价格。
“二十六万钱!”
报完后,他小心解释道:“这是从草原上南匈奴那里交易过来的牡马,且是善战的良马!”
“鄙人不说这匹马可以日行千里的大话,日行五百里,这绝对不是虚言。”
蹇硕边听边点头。
这时,甄家主走过来,对卖马的主事讲,将这匹马送给蹇硕。账记下就是。
蹇硕迟疑了二秒,便答应了。他收了马,带回去送给陛下。
他前些时日才听陛下念叨过,“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后面的半句话,他不大懂,但陛下想要一片好马的意思,他还是懂了的。
陛下在关心此时大汉的六畜以及税收情况。
他说,市场需求与供应量都影响着马匹的价格。
还说汉初的时候天子连四匹白马都凑不齐,后来孝武皇帝为了草原上匈奴之事,大力发展马政。
蹇硕想到陛下登基以来的各项举措,再考虑到战事需要的大量军马,这大概也是陛下很是关心马政的原故吧!
在洛阳皇宫的天子不仅是关心马政,而且很是关心物价。
汉初时,米一石卖一万钱,一匹马卖一百金。
那时1金大概是三百余钱,也就是说一匹马三万余钱。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平淮书》
到了汉武帝这也是鼓励蓄养马匹的,为了激励天下百姓,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的牡马价格高达二十万钱。
“牡马”指的是雄马,与之对应的是“牝马”,也就是雌马。
案《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有人因为以十五万钱的价格卖马,非法获利在五百钱以上,被免官。
“坐卖马一匹贾钱十五万,过平,臧五百以上,免”——《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案《九章算术》,有关于牛、马价格的计算题,其中马价为5454钱,牛价为1818钱,只是所处的年代难以确定。
案《史记·货殖列传》,提及家资百万的商人,卖出五十匹马,即可获利二十万钱,也就是一匹马价值四千钱。
转过头来看出土的汉简,居延汉简记载一辆轺车值五千钱,其中马匹价值四千钱。
汉成帝时期还有赔偿驿马的简牍,一匹驿马赔了七千钱。
到东汉时期,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马援曾让儿子送给杜林一匹马。
因为杜林不仅是他的同乡和好友,而且杜林的马刚刚逝去,为此杜林还了马援五万钱。
当然这不一定能反映当时的马匹价格,毕竟人情往来,可能给出的价格会高一些。
“林父子两人,食列卿禄,常有盈。今送钱五万”——《后汉书·杜林传》注引《东观记》。
再往下,就是汉灵帝时期,光和四年(181年),他在征调马匹时,受到了地方豪族的阻挠,一匹马的价格高达二百万钱。
当然,这属于豪族搞事情,没过几年就是黄巾之乱,三国来临。
“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