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九十五章 扶持医家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豪强官吏的欺压和战争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疾病,其中就包括伤寒。伤寒在古代可称为瘟疫了。

看到天子又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荀悦不由得问道:“不知这张仲景是何人?”

“嗯~朕还在河间的时候,曾听游侠们谈论过此人,说其在伤寒一道很有建树,曾治愈过不少感染伤寒之人。”

“但在我想来,这其中也必有其师其祖的功劳。”

想到此时的张仲景应该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华耀只好编出一个理由糊弄过去。

“此人居然有这等本事?”

钟繇面露震惊之色,伤寒又俗称风寒,在汉末这个时代,感染风寒可是一件了不得事情。

风寒一旦爆发,其破坏力堪比瘟疫,死亡率高的吓人,也可以说是瘟疫的一种。

“朕也只是听人说过几次,他也是出身于南阳。

所以估计其与张伯祖是一家或一族之人。”

“臣请陛下立即派人,去南阳寻找此人。”

荀悦和钟繇,当即躬身请命,他们实在是太清楚伤寒的危害,能治疗伤寒的医者的重要性了。

若真有医者能够攻克伤寒这一疾病,能受益的可不仅仅是当下,那绝对是一件造福后世万代子孙的大事。功德无量!

“准!元常立刻诏令尚书台拟诏,去南阳寻找张仲景。哦,还有张伯祖。”

“诺!”

一个医学大家的重要性,华耀当然晓得,特别是出自张仲景毕生所学的《伤寒杂病论》。

那可是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以及扁鹊的《难经》合称中国医学四大名着之一。

它的失传可以说是医学史上最大的遗憾和损失。

虽然原书失散后,经王叔和等人收集整理校勘,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但没了原着,始终是遗憾。

为了表示对医者的敬重和这件事的重视,华耀还特意派出了张让领着二位龙卫前去,且让张让他们对人多尊重些。

张让也明白天子的用意,不敢懈怠,在一队龙卫的护送下,持着两份诏书前往南阳。

一份是给张仲景的,另一份则是给钟繇口中的张伯祖。

重视医学的前提,就是重视医者,既然张伯祖此人能得钟繇那般夸奖,其医术自然不低。

华耀还打算夜里仔细回忆一下曾经看过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这两部书,他是在长姐书房翻过的,托有灵根修炼的福,他的记忆力强的惊人。

以前看过了又忘记的七七八八的书,现在居然能在记忆里全部找出来。

张仲景现在如此年轻,等他研究伤寒到成书,还有半个世纪等。

为了早点有成效,能够抄下来记得的知识,还是早些抄下来甩给他们去研究论证好。

南阳到洛阳,四百多里路,经过三天的赶路,张让等人终于赶到了南阳,直奔南阳的太守府。

“不知天使驾临,未能远迎,还望恕罪!”

看着持节而来的张让,南阳太守刘焉也不敢怠慢,心中些微忐忑,不知发生了何事。

“咱此次奉陛下之命前来宣读诏书,不知刘太守可知张伯祖和张仲景二人?”

看着有些紧张的南阳太守,张让语气很是和善的道明了来意。

毕竟,这位也是刘姓宗室子弟,不能怠慢。

“回禀天使,张伯祖乃是城内名医,医术精湛德高望重,张仲景好像是张伯祖的从子,也是张伯祖的一名弟子。”

时任南阳太守的刘焉这才放下心来,随后将张伯祖和张仲景师徒的情况告知了张让。

“哦?居然还真有如此巧合之事!陛下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四合院从1962开始 从木头开始打造传奇舰队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赤旗 世子你别乱来 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