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八十章 飞虎飞熊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九原城西,张温率领的四万大军成品字型驻扎于一片空地之上。

自来到九原之后,当即便派出一万士兵,以百人为单位,各自分散负责驱逐境内的匈奴小队。

剩余的三万士兵则被派去巡查破败的村庄,收拢那些遇难却未能入土的百姓尸体,进行就地掩埋。

秋日到了,张温亲自检查完府库、城墙、拒马桩等。

某一日,他率着一队军士遇到了一处巨大的坟茔,看到坟前立的木碑,上面写着地下的遇难百姓多少,其中还记有多少名是孩童。

张温忍不住跪下行了一礼,不看到破败的边城,大大小小的土坟路边的枯骨,不足以震憾心灵。

过去的场景仿佛在眼前,大人的求救,孩子的哭喊,都在匈奴高举的弯刀和纵火的黑烟中戛然而止。

匈奴的马蹄,踏碎了村民的肉体,浇灭他们眼中的光。

想着那样的惨烈,张温眼睛通红,胸腔里充斥的都是恨意。

吾巡察边境过了,应请车骑将兵也来看看。

他与吾,皆应为埋骨黄土或爆尸荒野的边民跪一跪。

周围的士兵看着跪在坟茔前怔怔流泪的张温,不禁面面相觑,谁也想不明白…

这个爱巡边,见惯了枯骨荒坟的中郎将,今日会突然悲伤至此。

没有人能明白张温此刻的反省和自责心情,想到自己追捧了半生的策略,居然会给边地百姓带来如此巨大的灾难。

张温只感觉自己犹如长平之战的赵括,羞耻的慌。

自己幸在悔悟得早,若是误了陛下的大事,真是无脸去见祖宗。

车骑将军当初若能和段将军同时上书先帝,以强势武力及早镇压了羌人叛乱。

那么朝廷就能抽调更多的兵力来北方边塞布防,眼前的这一个大墓或许也就不会存在。

一个孩童应奔跑在村落中,嘻嘻哈哈向阳而笑。

良久,张温终于站起身来,眼神冷冽地久久看向北方,最后吩咐返回军营。

回到军营的张温,结合所得的情报,给天子写了两封奏章。

第一封就是他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某日掩埋了多少百姓,某处村镇被屠戮一空,写的极为详细。

第二封,则是大汉根据草原上的形势,重新修改的,日后对于匈奴人的策略。

开篇第一句就是:“匈奴为患已久,不可尽剿,也不可不剿。”

奏章之中,张温回禀,自己已经奉陛下之命,派遣了二支少数的精锐骑兵,假扮草原的各方势力,对各部部落进行调查,袭杀。

追求引发各部矛盾从而使之互相征伐的战略意图,而大汉则可以趁机取得宝贵的时间休养生息。

其中之策略,与段颎的定羌策略相差不大,区别就是这一次张温一改往日风格,作出了主动出击。

而天子的策略比张温的更狠,华耀对匈奴人完全只有恨意,因为他们给汉民族带来的伤害太大了。

将奏章交给信使之后,张温又走出大帐,准备去查看士卒的训练情况。

“将军!!将军....!”

就在张温来到东营门口之际,几名士兵欢天喜地地跑了过来。

“哦?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温见他们都喜形于色,笑的见牙不见眼,还以为他们在外又遇见了匈奴探子,全歼了,又获得了重要的情报。连忙上前询问。

并州与匈奴、鲜卑勾结起来走私的商户多。

所以,做为南阳的世家豪强,张温一点不反对陛下的整治运动。

这一次,全国性的大整,他眉头也没皱一下。

若是自己有生杀大权,也恨不得杀完豪强,特别是向草原倒卖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四合院从1962开始 从木头开始打造传奇舰队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赤旗 世子你别乱来 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