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27章 阳谋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朱元璋少时家里穷得叮当响,饭都吃不上,哪有闲钱读书,二十多岁时,斗大的字也认不得几个。

在参加红巾军前,如果有谁说朱重八能大富大贵,连他自己也会当成一个天大的笑话。

从一个文盲,到后来和大臣们讲经论史,舞文弄墨,全靠在行军打仗的间隙刻苦自学。

在历代帝王中,他的诗写得也不错,粗旷豪放,信手拈来,比如这首《咏雪竹》: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他以一个老农民的精明和狡黠,在命运的跌宕起伏中苦心经营,居然不断成功,得到了九州山河这么大的家业!

这是上天庇护,这是祖宗显灵。

刚登上皇位,他就下令设专人,每天五更时在城门谯楼上吹起画角高声唱:

"为君难为臣难,难也难。创业难守成难,难也难。保家难保身难,难也难。"

在这种戒备心理的支配下,他的心里面只有四个字~~保家守业。

为了这份家业,他要让国家大权紧紧攥在手中,不许任何人分享。

为了防止丞相专权,他处心积虑布局十几年。

先挑动浙东派和淮西派的斗争,借胡惟庸之手除掉刘伯温,再放任胡惟庸为非作歹,等胡惟庸天怒人怨时,再顺应人心铲除胡惟慵,顺带把李善长送走。

施行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毫不违和地终结了。

为了防止自家财富流到贪官腰包,他炮制了"空印案"和"郭桓案",用\\\"瓜蔓抄\\\"的手法,杀得人头滚滚。幸存的官员上朝如同上刑场。

为了防止乱民生事,他创立了编户制,农户永远是农户,军户永远是军户,匠户永远是匠户,灶户永远是灶户,与奴隶没多大区别。

……

他像一头凶恶的狮子看守着自己的领地,警惕地盯着四周,随时准备咬死一切来犯之敌。

如果朱标在,可以留蓝玉一命。

朱标不在了,蓝玉就必须死。

允炆说得对,蓝玉现在不反,将来也会反的。

可是如果众目睽睽下将蓝玉杀了,武勋造反怎么办?总不能全杀啊。武勋全杀了,谁看家护院啊?没了武勋的制衡,文官也就得瑟开了。

想了两天两夜,朱元璋想出一个法子。

找借口让这群骄兵悍将继续打仗,打赢了除外患,打输了除内乱。

至于蓝玉,让他渡海打日本好了。海上风大浪急的,翻个船啊,和倭寇遭遇啊,箭矢枪炮又没长眼睛,有个三长两短也怨不到咱头上。

他把朱允熥叫到龙兴宫来,故作轻松,"既然你和你爹都保留蓝玉,就留他一条狗命吧。你给蓝玉写封信,让他回南京来。"

朱允熥将信将疑,"爷爷不会是想把他骗回来杀了吧?这样可不好!"

"混账东西,爷爷有那么不要脸吗?"

朱允熥心里好笑,真会装,什么事你没干过?

朱元璋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咱还用得着他。"

"爷爷用他干什么?"

"平倭。\\\"

\\\"那爷爷召他回来就行了,为什么要我给他写信?\\\"

\\\"咱说话在蓝玉那儿已经不好使了。没有你的信,他是不会回来的。\\\"

\\\"我可以给他写信,但爷爷要担保不杀他!\\\"

\\\"混账东西,和爷爷讨价还价了。你到底写不写?\\\"

朱允熥磨磨唧唧两天,才给蓝玉写了一封信,请蓝闹儿送过去。蓝玉看了信,问道:\\\"是允熥亲手交给你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扬帆明海 带着皇帝到处溜达 人在狂飙,绑定大嫂就能升级! 寻找前世之旅 大宋江山万里 逍遥初唐 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