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二十四章 琼林宴上出风头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酒过五盏,现场气氛渐入高潮,最为热闹的当然是章淳、安焘等人所在的席位,武植作为状元,自然也是重点照顾的对象,他被众人灌了几杯酒,毕竟是御酒,虽然酒度低了些,但味道还算不错,甘香醇冽。

五盏酒过后,开始歇宴赐花,即皇帝赐人人宫花四朵,簪于幞头上,从人下吏皆得赐花。

“又来!”武植小声嘀咕着,看着现场众人头冠上簪花的滑稽样,他一下子就没有了食欲,幸好刚才吃得差不多了。想了想,他把四朵宫花都给插在了胸前,这样他才觉得好受些。见他如此,周围的气氛又一下子怪异了起来,大家犹如看怪物般看着他。

酒宴继续。武植正在慢慢品尝手中的美酒时,前方人群里,突然走出一个身穿紫色锦袍,腰佩玉佩,头戴紫金远游冠的十五六岁左右年纪的小王爷,手捧银酒杯,慢慢地走到他面前。武植一看,连忙起身迎接。

“状元楼上状元游,汴水文澜涌九州!状元公好诗文!好雅兴!孤敬你一杯!”小王爷扬起手中酒杯,含笑说道。

“武植不敢!王爷好!小的敬王爷!”武植忙双手捧起酒杯,躬身施礼后,扬起酒杯回敬他,然后一饮而尽。小王爷见他爽利,也把手中酒干完。

“敢问王爷是?”武植还弄不清楚这个小王爷是谁,只好壮起胆子微笑的问道。

“孤乃端王!”小王爷笑了笑应道,虽然装着老成,但声音里还是透出一股少年的稚气。

“啊?”“端王吉祥!”武植甫听到“端王”两个字猛地一楞,“啊”的一声刚出口,暗道不妙,连忙改口问好。好家伙,端王,赵佶,未来的皇帝徽宗!总算冤家路窄了!

端王赵佶看着武植有点过激的表情,心中疑惑:这武植怎么了?听闻自己这么激动干嘛?

武植定下神后,慢慢回复心境,反应过来后连忙解释道:“王爷威名赫赫,小的惶恐!失态了!请王爷见谅!”

端王赵佶听到武植这样解释,才疑惑顿消,开始高兴地跟他谈论起诗词来。

武植一边跟赵佶热情交谈,一边暗暗地打量他:高贵的皇家血统加持,人长得高挑,有模有样,书生意气十足,很有文艺范,毕竟才十五六岁,还没有完全长开,标准的奶油小生,眼睛有神,隐隐中还带着点邪魅,言谈举止有点轻飘飘。怪不得章淳有言:“端王不端,轻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武大人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写得很妙啊!意境沧桑高远,孤受教了!”谈着谈着,端王赵佶突然吟诵起《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异常感慨。

“王爷见笑了!”武植只能谦虚应对。他发现,这端王赵佶人品虽然不咋地,而且野心也大,但学问确实是不错,能甩他几条街,十足的文艺小青年啊!以后当皇帝真的是浪费人才了!

这时候,周围的人群已经有人在开始吟诗颂词了。在琼林宴上,要是有人能赋出一首好诗词被大家传诵,那可是一件荣耀且扬名的事,所以大家都很努力,都在搜肠刮肚地构思酝酿。

当时朝廷虽然不以诗赋取士了,但诗歌词赋在大宋朝还是很流行也是大受追捧的。比如仁宗朝的宰相晏殊,以小令词扬名天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本朝的苏轼,也是靠着诗词扬名四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词句人尽皆知,经久传诵。

听到端王吟诵《天净沙?秋思》,好多人都朝两人围了过来,议论纷纷。有些人在赞叹,也有些人在起哄:“武大人才高八斗,趁此佳宴再露一手呗!”那阴阳怪调处处透着嫉妒。

武植听罢,才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隋至尊小纨绔 袁阀 明末平倭录 回到大宋 大乾第一纨绔 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 挽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