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尽。因为当地没什么产业,出去打工,一年也赚不了一块大洋,现在安安稳稳,每个月有5块大洋,而且厂区里面包吃包住,这让他们觉得是天堂的好日子。
贺Y有时也带着几个小尼姑过来帮忙,很快就和秀英他们打成一片。
当雪白的盐从管道中流出来时,秀英和工人们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为了这个盐,江西的老百姓吃尽了苦头,从年初到年末,好不容易养大一头猪,却要半头猪才能换一点粗盐,一年到头省着用。当地人走亲戚,如果带上一点盐就是重礼了。
多少党员,革命群众为了给红军游击队送盐,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牺牲了多少可爱的生命。现在看着白花花的盐从眼前流出来,能不激动吗?
成品盐都装袋放在大棚里,集满一千担就通过水路运走。
南京城区的老百姓发现,曾经一度严格管制的食盐开始不用排队就可以买到,虽然价格还是高位,但好过没有呀;再过一段时间,坚挺的价格居然降了下来,供应也充足起来。许多外地客商听说了,纷纷进城采购,一时食盐的销量大增,又开始供不应求了。
依莲莎娜他们还是挺有信誉的,他们只负责收货卖货,也不过问来源,所以,经过多次交易,刘钧手上已经有20多万的收益。
刘钧知道,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长时间的生产和出货,已经有人关注了,虽然刘钧与他们有“约法三章”,但从国民党的德性来看,这块那么大的“蛋糕”,他们怎么能够放过?
所以,刘钧每次都让秀英将一部分盐另外储存起来,放在5个比较隐蔽的山洞里,每个山洞都存放了100吨盐。
盐厂还给附近的村民,家家派送10斤盐,让老百姓感激不尽。
老百姓知道附近有人在山里建厂,但究竟生产什么不知道,一些聪明的村民从他们派送的盐可以猜到一些东西……
这天,往盐厂的方向来了一队荷枪实弹的白匪军,大门的岗哨持枪不让进,带队的连长声称奉命而来,一定要进厂检查。
“你们有公文吗?”
“老子的脸就是公文,我想去哪就去哪!”连长非常狂妄,他听说这里有人建工厂,人员货物进出频繁,一定有油水,他以训练的名义带了一个连过来。
哨兵不理他,举起手中的枪对准这个连长。
连长刚刚想发火,旁边的手下拉了一下他。
“连长,等一下,你看这个士兵手里的枪,跟我们的汉阳造步枪不一样。”
连长这才注意到,哨兵拿的枪是虽然比汉阳造短一些,但没有汉阳造的特有的弹仓,整体上显得更加紧凑,做工良好,比他们手中的步枪质量要好。
“连长,好像是德造步枪,这些人不简单!”
而且除了门岗有两个持枪的哨兵外,厂区里面的两个用木头搭起的岗楼,还有两挺机枪对着他们,这把连长吓出一身冷汗。
奶奶的,幸亏没有硬闯。
警卫排长张水生听到动静,走了出来,连长看到身穿迷彩服的张水生出来,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支冲锋枪、身上还挂着一支德造20响。
“真的不简单!”
连长挥手让他的士兵退后。
“你们是什么人,没见这是厂区重地吗?”
“我们是县保安团一营一连的胡胜,奉命带队到此巡察,有多打扰!”
“胡连长吧,我们这是工厂重地,不允许外人、闲人来防。”
陈水生从怀里掏出一张公文纸,递给胡连长。
陈水生的公文纸是真的,当时刘钧与依莲莎娜“约法三章”,其中一项就是要求各地军警配合,不得随意检查工厂的要求,并且让依莲娜的中统出了一个证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