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十八章 一日之际在于晨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在军中却是习惯了早起。珠大哥这么早就起来读书,想必今年秋举一定能够高中。”

贾珠则是苦笑一声道:“哪有这么容易。这秋举还好说、答完题就能交卷儿回家,我愁的是来年儿春的那场。”

“我这身子骨虚,也不知道能不能在考场里面挺六天。”

春举是进士考试,是最为严格严厉的。

这一考就是七天六夜,身子骨虚的可真的很难从中撑下来。

贾琥听此赶忙宽慰说:“前段时间张太医不是帮忙开了方子吗?珠大哥无需担心身体,只需按照嘱咐好生调养就是。”

贾珠听此则是正色道:“愚兄能够活命,皆为琥弟之恩。若非这些年靠琥弟送来的药吊着,我这命早就没了。”

“若非琥弟面子,这国朝第一圣手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到咱们府上。救命之恩、还请琥弟受愚兄一礼。”

贾琥连忙躲避道:“珠大哥你这是干嘛?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兄弟互帮互助本就是应该的。”

贾珠则是羞愧的说:“琥弟这话,倒是显得为兄虚伪了。”

贾琥上前搀扶着贾珠道:“珠大哥,小弟从武、对这科举也不甚了解。”

“只是在辽东那边的时候听当地儒生说,当今天子比起经贴更喜策论,这些年的考题大都是天下大事相关的。”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些年我在辽东的时候,也是借着假期游览各地,记录收集了不少风土人情、关外事迹,珠大哥有兴趣的话尽可将之搬走观看。”

听此贾珠眼睛一亮:“愚兄就先谢过琥弟好意了,愚兄也有东西送你。”

接着贾珠就看了眼身旁的侍女春桃。

春桃赶忙将手中托盘上的布揭开,而后走上前来。

“珠大哥、这是?”

贾珠微微一笑,抚摸着这薄薄的册子道:“琥弟,先祖宁荣二公随太祖于凤阳起义,立下无数战功。咱家一门两国公,军中不知有多少人承了他们的情。”

“国朝以忠、义得天下。只要咱贾家仍有一人活着,这义字当头的、昔日所承接的恩情是必须要还的。”

“这薄薄一本军册上写的,就是咱们记下来的帐。谁受过咱家的恩,谁领过咱家的情,都清清楚楚的列着呢!”

“非是祖宗小人之心,怕的就是哪天出个不屑弟子导致家业没落了,也好靠着这上面的关系某一条后路。”

“只要不是犯下那灭九族的大罪,这一个小本子最少能保子孙过个富家翁生活。”

说到这,贾珠叹息一声:“当然,这是最坏的情况。都言军中关系盘根错节,想来在军中,这小册子能够发挥的作用更大。”

“如今咱们贾家只有琥弟一人从军。与你相比,王家舅舅纵是再亲近,那也终究不是一个姓氏的外人,希望这本册子能够帮到你,这也是二老爷的意思。”

本来这军册是在贾赦手中的。

可惜受当年废太子的牵连,这册子只能转承给贾政。

贾琥闻此、郑重的接过册子说:“珠大哥的意思我知道了。只要我还活着,咱们贾家的荣华富贵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贾珠欣慰的点了点头,拍了拍贾琥的肩膀道:“有琥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这个时候,一朵乌云飘来。

晴朗的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闷雷炸想,电光闪烁,看上去很是压抑。

贾珠看着天空道:“要下雨了。”

贾琥点了点头:“确实,天色很不好。”

贾珠面无表情的道:“我听说、永宁侯就要回京了?”

贾琥皱了下门头:“确实,此外他还带来了五万兵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女帝欠了我百万亿:只能生娃抵账 我在明朝当皇帝 明末千帆争霸 三年徭役:开局造反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 修仙女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