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兩位侍郎進行了激烈的爭辯。顏思存所說,正與靜王的分析相似,調走一萬,綏寧仍有兩萬守軍,足以堅守;而且兵馬調動牽涉到大量物資錢糧,事宜繁瑣龐雜,從綏寧調兵,所需時日和消耗都相對較少,而錦州軍營中平日所操練的大半是水戰項目,無論怎麼看,都無法與綏寧軍相比。
顏思存道:&ldo;上兵伐謀,我等以文臣之職籌劃軍國大事,便應通盤考慮,以最小代價,屈蠻夷之兵,既折其鋒銳,且惜我禹周國力,否則要你我何用?&rdo;
成通化冷笑道:&ldo;若是綏寧因此危殆,顏大人可負得起這個責任?&rdo;
顏思存毫不示弱:&ldo;綏寧安好,此刻兵臨城下的乃是韶安,倘若調兵不力,以致北境有失,成大人可又擔得起這個責任?&rdo;
成通化繼續冷笑:&ldo;韶安本就有六萬久歷沙場的邊軍,顏大人卻將他們放到何處,莫非從綏寧調兵一萬,韶安便能取勝,換了錦州軍隊,就大事不妙?若然如此,索性將兩城守軍對調,讓雲王殿下統領三萬綏寧軍對付北遼,定可一戰而勝。&rdo;
顏思存氣得臉色發白,被成通化如此強詞奪理地說來,倒似他除了綏寧守軍,對禹周其他軍隊都未看在眼裡一般;但要立時在殿上說清,何以應當調用有實戰經驗的綏寧軍,卻是不易。
群臣議論紛紛,當下便有人附議成通化。洛憑淵有些意外地注意到,鼎劍侯林淮安也在其中。
兵部尚書周秉聽著兩人來言去語,臉上一團和氣,並不表態。
洛憑淵心想,若是靜王在此,當有一番道理。他見天宜帝沉吟未決,出班說道:&ldo;父皇,兒臣曾聽聞,經歷過戰場殺敵的軍隊與未經戰陣者相比,十分不同。一支軍隊若從未實戰,無論操練多麼嚴格精良,都只能算作新兵,初上戰場時,難免心態有所偏差,或易輕敵,或易怯陣,配合反應也需磨鍊,方能逐漸成為真正的精銳之師。外夷彪悍凶蠻,綏寧軍與之多次交手,不僅有經驗,且對其十分仇恨,若調往北境增援,當更易與四皇兄麾下軍隊配合默契。待到會戰之時,我方便是七萬老軍帶三萬新軍。若然從錦州調兵,則六萬老軍需帶領四萬新軍。戰場上瞬息萬變,毫釐之差,便可能謬以千里。故此兒臣附議顏侍郎之提案,請調綏寧軍。&rdo;
他上朝不過兩三回,本不宜出頭,但此事事關重大,也顧不得許多,將靜王的話加以演繹,說了出來。
天宜帝點了點頭:&ldo;皇兒所想,很是周密。&rdo;無論最終是否採納,這番思量都值得嘉許。
安王心想寧王還真是會表現,什麼都要插言,有點不舒服,說道:&ldo;五皇弟多年在外行走,果然見聞不少,想不到對行軍打仗也這般上心,卻不知是聽何方高人所言?&rdo;此語頗有風涼之意,既點出洛憑淵乃是出身江湖,又意指他不過道聽途說。
洛憑淵淡然一笑:&ldo;這些年,臣弟奉師門之命靜修,並不常外出走動。但師尊見聞廣博,亦通軍事,時有談及。又教誨凡事須由表及里,把握實質,絕不可憑片面表象輕下定論。適才思及,才冒昧向父皇進言。&rdo;
他本身並無派系,將寒山真人抬出來,倒是頗有說服力,安王也挑不出毛病。
天宜帝看了一眼輔政薛松年,這位重臣站在階下,面無表情,如同入定了一般。他於是問道:&ldo;太子有何見解?&rdo;
太子最近都在韜光養晦,聽到天宜帝詢問,躬身奏道:&ldo;兒臣只覺兩位侍郎所慮,各有道理,爭執之焦點,在於是否行險動用綏寧軍增援韶安。兒臣愚見,不若綏寧調兵五千,餘數便從登州軍營和錦州軍營中調齊。&rdo;
此語怎麼聽都像在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