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八十三章 国家伟力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为了转移御前军器所,东京军民付出了数以万计的伤亡。

如今这出军工作坊已经初步恢复生产,赵桓无论如何都要亲自来看看,他究竟能否配得上东京军民前赴后继的壮烈牺牲。

左相梅执礼陪着赵桓一同过来检视这座新的御前军器所,作为宰相,梅执礼总揽朝政,赵桓在战时也给了他极大的权力,几乎不对他处理政务作出任何约束。

他权力膨胀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军队后勤方面他大权在握,对器械制造、物资供给了如指掌。

虽然国家处于危难当中,但行政效率、监察体制却达到了一个巅峰。

所有人都清楚,器械制造、物料补充都由左相协调,当然出现问题,问责也肯定是找他。

也正因此,御前军器所的恢复生产速度极快。

梅执礼向赵桓介绍道:“御前军器按制度有五千余工匠,但在外城时有所死伤、离散。”

赵桓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问道:“如今御前军器所有多少人四千人可有”

梅执礼面露笑意,抚着胡须,从容回道:“官家这番却是极大低估国朝伟力了。”

“恩难道……”赵桓眼神一亮。

梅执礼笑着回道:“臣到此地之前,特意翻了一下名册,截止昨日,御前军器所共有诸司使一人,诸司副使三人,内侍卫监官三人,万全工匠两千四百人,冶铁工匠一千六百人,制弓匠、造箭匠两千二百人。合计六千二百余人。”

这再一次刷新了赵桓对大宋文官政府行政效率的认知,惊叹道:“怎么会有如此多工匠”

梅执礼解释道:“这其中多数来自厢军,厢军中工艺水平较高的士卒,会被充为为军匠、兵匠或作院军。另外,按典制如果兵匠的数量不足,便招收民匠加以补充。这套流程,御前军器所、弓弩造院、南北作坊都已熟悉。如今围城日危,作院发米、炭为薪,民间工匠趋之若鹜。”

赵桓也面露笑意。厢军,这又是大宋独特的风景。厢军虽然名义上为军队,但基本上什么工作都干,诸如铺路造桥、打鱼屯田、制造甲具等等,但唯独不负责打仗。

所以当初有厢军勤王入京,大宋统治者们也没想过要把他们派上战场,禁军主力覆灭了,这些不起眼的厢军倒是幸存了下来。

不过听完之后,赵桓也没有把他们派上战场的打算。本来人家也从来没训练过行军打仗,做的就是工匠活,补充进各处作坊也挺好。

随后赵桓环顾了一下四周,问道:“官府怎么找到这处好地方的,竟然足够宽敞,改为了御前军器所。朕看这树木成荫,前面还有绿水环绕,还真是一处好地方。”

唯一可惜的是,这绿水如今干涸了,只留下黑洞洞的河道。

“这里此前是大乾明寺,在东藏库以东,北面直抵税务街,独占数千亩地。”

赵桓叹息摇头,说道:“东京城内,真是寺庙遍地啊,走到哪里都能遇到。这附近还有寺庙吗”

“在北面还有个乾明寺,东方不远就是东庙。”

闻言赵桓深感无奈,问道:“都有大乾明寺了,怎么还要设置一个乾明寺算了,朕不想具体了解。东面那也是寺庙”

就在大乾明寺东面,一座座高楼彩锦飘飘,灯红酒绿,若这也是寺庙,这些出家人未免也太风骚了吧怎么一股子秀气与娇媚。

梅执礼随着赵桓手指方向看去,神情尴尬,说道:“那倒不是寺庙,是妓院。东庙还在妓院东面。”

好嘛,这可真是充满了中原诸夏的实用主义特色啊。

佛祖跟妓女作邻居,这边梵音袅袅,旁边鼓瑟笙箫,再伴随着点靡靡之音,娇喘轻吟。

这两帮人没有打起来,居然还能和睦相处,真是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开局一匕首飞机大炮全都有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首辅家的傻儿子 秘战谍影 神医嫡女:太子,慢走不送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 三国:重生三国之汉末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