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街上人挨人的超级多,街边的饭店里吃了一顿葱油拌面。简简单单的小葱、酱油和糖,奇妙的融合在一起,吃起来满口生香!
拿出包里的饭盒,又打包两份带走,好吃的坚决不能错过。上次在大库请客,预备了十多个白铝饭盒。
那会儿每天下班路上,在不同的供销社买的,每个1.4元工业票3张。现在空间里有一大摞饭盒,随时准备装好吃的。
沪市第一百货,在这个时代,是最时髦的存在。顺着人群进到里面,一层烟酒茶叶,各类糕点糖果巧克力。
挤到最前面,大白兔五斤,每斤2.5元,铁盒上海糖果5个,巧克力两斤每斤4元,杂拌糖五斤,每斤0.8元。糖票10斤,巧克力、铁盒糖高档货不要票。
售货员习以为常了,来他们这里买东西的外地人都这样。谁还没有三五个亲戚,出差捎带东西太常见了。
烟酒柜台这边,茅台八元一瓶,五粮液5.5一瓶,汾酒5元一瓶,石库门黄酒3.5元每种都要了10瓶(价格编的)。
糖塞进空间了,装包里几瓶,剩下的他们给找了个大箱子,姜茶就这么抱着先出了百货大楼。
走到大楼后面,靠近后门的地方有个死角,赶紧把酒都放到空间里。头发散开编成一个辫子,包扔进空间,换绿色书包。
有转身回去接着买买买,龙井茶买,熊猫香烟买了五条,回去送人的。
糕点类普通的都不看了,铁盒的饼干、三牛饼干,蝴蝶酥买了五斤。还买了三盒白脱奶油蛋糕,价格是有点贵。
这个年代第一次见手扶梯,上到二楼,各种布料多到眼花缭乱。成衣的款式好看,料子也好,不怪大家都喜欢沪市的衣服。
一点点的把手里的东西,偷渡都空间里。所以人都往柜台里面挤,根本没人注意她。
印花哔叽,贡缎,红色格子布,黄底小花布~买了七八种布料。买了一件卡其色上衣,款式有的像短款风衣。一件黑色的纯羊毛大衣,摸了一下手感很好!
现在很时髦的“的确良”衬衫,姜茶挑了两件。她要白底黑色圆点的,给小童挑件白底小红花。
“的确良”只有沪市才有,人挤人的柜台转个身都难。买鞋子的柜台飞跃运动鞋、回力帆布鞋、蓝棠皮鞋、翻毛皮鞋、皮靴等等。
买了两双回力鞋,一双蓝棠皮鞋,两双带毛皮靴。这时候的皮鞋皮靴,质量好到能穿二十年不变形。
去趟商场的洗手间,把手里的东西都放在空间。换衣服,换发型,带上平光镜,拿个帆布袋出来。
跟着人群挤上三楼,整层都是自行车、缝纫机、三五座钟等等这个年代的奢侈品。
2元一个的手电筒买三个,电池两盒,熊猫收音机一个。钻石花的手表105元手表票一张。还买了一块劳力士满钻,560元不要票。
从楼上下来,想着再看看,买点什么。纯羊毛的毛线买了,羊绒衫买了七件。这两样东西花了将近四百块钱,拿着装好的毛衣出了第一百货。
没想到价格那么贵,羊绒衫42元一件,纯羊毛线16一斤。羊绒衫打算回去送给刘叔和他爱人,赵叔柳姨和狗蛋儿一人一件,自己留一件,最后给李叔邮寄一件。
原主印象里,他驻扎在外很少回来,每月工资打给郭丽50,给姜茶单独邮过来10元。
这几年一直是这样,直到这次上班了,自己给他写信,告诉他有工资了,这才不单邮钱过来。
李叔自己舍不得花钱,除了给她们邮钱,每月还要资助其他战友的遗孤。
下午从第一百出来,又去沈大成。条头糕、酥糖、核桃云片糕、桂花糕、芡实糕。外地人大包小包的,不会问太多习惯了,外地过来都这么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