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52章 经验教训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说是他赵鸿义写的,必然会有很多人来拜访。一般人也就算了,如果是那些热衷于修仙的人来找他探讨“修仙之道”,那就有得他头疼了。

更怕的是万一皇帝也好这一口——这种事情在大明朝不是没有先例的——到时候一道圣旨把赵鸿义弄进宫里去帮皇帝老儿炼丹,那就哭都没地方哭了。

汪立诚马上拍胸脯保证道:“贤弟放心,我绝不告诉任何人。”

两人说着,一路走到汪立诚在城南顾家巷的家里。汪家房子并不大,连院子都没有,只有直筒筒前后相连的三间房。

汪家的家境不好,而且汪立诚是个比较老实的人,不会搞什么包揽词讼之类的灰色勾当,所以收入十分有限,现在全靠他在私塾里教书养家糊口,所以他才会写一些话本小说来挣外快。

两人进屋坐定,汪立诚问道:“贤弟这部话本如此热销,应该赚了不少稿费吧?”

赵鸿义笑道:“还行,赚了几十两银子。”

“几……几十两?!”汪立诚听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贤弟这本事,愚兄真是万万不及,佩服佩服。”

随后汪立诚拿出最近写的书稿交给赵鸿义看,请他指点一二。

赵鸿义看了之后点评道:“不错,比以前进步很大,不过若是改成如此这般或许更好……”

两人交流了一番写作心得,随后又谈起赵鸿义的学业,赵鸿义便将自己打算参加县试的事情告诉了汪立诚。

汪立诚道:“若说写话本小说,我不及你。但若说应考写文章,我还是有些心得的,只是不知贤弟是否用得上。”

赵鸿义道:“多谢汪兄,小弟自当请教。”

随后汪立诚便拿出自己以前考秀才时做的笔记,给赵鸿义详细介绍了一些八股文的写作技巧和遣词造句的心得体会,听得赵鸿义连连点头。

这种由秀才给自己讲解文章的机会也算比较难得了,虽然刘夫子也是秀才,不过那是十多年前的秀才了,那时候流行的文风与最近的又有不同。而汪立诚是四年前中的秀才,他的文风应该更贴近现在的科场文风。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