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真的是认真干的。”“乾隆的政治手段还是相当不错的,可惜他性格缺点也大。”】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虽然我儿有个文景之治,但只从看来太康之治,朕对这种xx治,xx盛世都不报什么希望了。”
【乾隆的一系列举措,使得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国家财政逐渐收入提高,国家呈现了空前繁荣的状态。
大家也需要知道一点,人口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问题。每个朝代末期,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当百姓人口过多,而土地过少时,土地兼并的问题严重时。必然会引起骚乱、起义。
乾隆年间的人口增长极为迅速,乾隆五年(即公元1750年),人口1.4亿,到了乾隆二十七年(即公元1762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等到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人口已经突破3亿大关。即使有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也不能解决人们饥饿贫困的生活。
更不要说当时乾隆后期吏政腐败,百姓的生活也可以预见。】
秦朝
嬴政:“3亿人口?这都能养活,玉米、马铃薯又是什么东西,有多高产?”
显然,有这种问题的不只是秦始皇嬴政一人。各位面的帝王们对这些高产的农作物都非常感兴趣,纷纷发弹幕询问这是什么东西,能否获得。
【而且乾隆自诩“十全老人”,此事是在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时年八十二岁的乾隆亲自撰写了《御制十全记》,自我总结他的一生有\\\"十全武功\\\",并且还令人写满、汉、蒙、藏四种文体,建碑勒文。
乾隆将他从乾隆十二年(即公元1747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间十次派兵平定边疆叛乱,加强国家统一,维护国家稳定的事写入其中。
那么乾隆的这“十全武功”又是什么呢?
是指乾隆十二年(即公元1747年)至乾隆十四年(即公元1749年)平定大小金川之战
乾隆二十年(即公元1755年)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
乾隆二十年(即公元1755年)至乾隆二十二年(即公元1757年)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
乾隆二十三年(即公元1758年)至乾隆二十四年(即公元1759年)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三十年(即公元1765年)至乾隆三十四年(即公元1769年)清缅战争
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1)至乾隆四十一年(即公元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
乾隆五十一年(即公元1786年)至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事件
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1788年)至乾隆五十四年(即公元1789年)安南之役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至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年)两次平定廓尔喀】
秦朝
嬴政:“这地方可真大!”看看秦朝的版图,再看看清朝的版图,羡慕,想要,说累了。
【乾隆在位期间,国力鼎盛,此事在军事上也确实事乾隆的一大功绩,而且乾隆也一直强调“十全武功“并非穷兵黩武之举,需要用兵才能保江山社稷,巩固清朝大一统的局面。
弹幕“这是有利于国家统一,但也不能排除乾隆是真的好大喜功。”“乾隆为什么看重农业,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统治。”】
【然而乾隆当政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满人建立,他们在乎的是他们自己的利益,整个清朝也就只有雍正对于汉人的看重是数一数二的。乾隆是一个满洲至上之人,对于汉人他完全是看不上的程度。甚至经常压制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