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三集 (第4/7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下,崇阳溪上游筑一道拦河大坝,”他指了指图上标的位置:“之后,在大坝上方开挖一条沟渠,将崇阳溪水从西溪陈家湾经崇安县城北面引入城中,沿着中轴线向南,出城后又流经城南万亩良田。”

毛彦志又补充道:“这条引水渠上,每隔三里路造一座水碓,这水碓可用于舂米、磨粉、加工稻米谷物。”

赵抃点点头,又说:“如此方案既能供应城中百姓的饮水,又能解决城外良田灌溉以及水上运输、粮食加工以及消防用水等诸多问题。”

众人个个点头称赞,喜笑颜开,鼓起掌来……

16、工地上 日

烈日当空,男男女女齐上阵,挖的挖,挑的挑,推车的推车,放炮的放炮,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赵抃头带斗笠,冒着酷日,与毛彦志整日忙在工地上……

镜头下,赵抃指挥着工地工程进度;

渴了,赵抃蹲在溪边捧一掏溪水喝;

饿了,赵抃与民工坐在一起啃馒头充饥;

赵抃举锄挑土搬石料样样都干……

(旁白):“崇安百姓见自己的父母官赵知县挥着膀子苦干,一心为民,个个群情激奋,都捐钱出力,齐心盼着早日引进水来,解决百姓用水之苦。然而,工程如火如荼时,却遇到一大难题……”

17、工棚 日

赵抃正在工棚里与相关人开会时,一位衙役急匆匆地进来向他报告……

衙役道:“大人,水渠通到高岭村,马上要遇到难题了。”

“什么难题?慢慢说来。”赵抃望着他问。

衙役说:“水渠开到这里,必须经过一片坟冈,这里可是高岭村的祖坟。”

赵抃点点头。

衙役接着说:“因为,高岭村离崇阳溪近虽然天旱,但高岭村却没有缺水之患,且按当地风俗,迁移坟地会坏了祖宗风水,这是村里族人忌讳之事。为了阻止水渠经过坟地,村里几位老者竟在坟冈上搭了窝棚,守着祖坟上的一草一木一寸土,与修渠工程对抗起来。”

赵抃沉默细想,慢慢说道:“高岭村村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们并非不愿修渠,而是乡土情重,尊先敬祖。”他对衙役命令道:“先叫工程停下来,我和彦志先到村里及守坟老人走访做好工作。”说后,衙役立即去传达停工的命令,赵抃和毛彦志走出工棚前往高岭村。

18、坟冈窝棚 日

几位老者正坐在窝棚抽烟,聊天。

赵抃与毛彦志钻了进来,便坐地与老人聊起家常……

赵抃问坐在一旁的老汉:“老爹,今年贵庚啊?”

老汉回答道:“我等老朽都已年过古稀。”他抽了一口烟,手指把烟筒擦了擦递给赵抃道:“……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就等着归入这片祖坟地,好与地下先祖重聚。”

赵抃接过烟筒稍吸了一口,忙说:“你等都会长寿的,都会长寿的。”

另一位老者语气缓和,神情平静淡然地接话说:“可是,官府却要挖我们的祖坟,缺德呢!你看,这片祖坟地块,坐南朝北,地势又高,我们高岭村就托这块福地,如今宗族香火兴旺,官府为啥要跟我们结怨?”

坐对面老人接着说:“唉,挖骨迁坟,都做了孤魂野鬼,地下祖宗还不怪罪?我等有何脸面到阴间去见他们?”

(旁白)“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同一个意思,要迁这块坟地,万万不能。”

赵抃听了,嘿嘿笑着,边把烟筒用手擦了擦递回老汉,称赞道:“老爹,你们祖宗确实有眼光,不然为啥周围村子都受了灾,就您高岭村吃水用水不愁?”

老人们都连连点头。

赵抃又耐心开导起来:“儿孙在做,祖宗在看。施德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玩野了,霍总的小娇妻是真大佬! 新婚后爱(H) 悍婦的古代生活 小情人(h) 骤雨(1v1 出轨年下) 枭宠成瘾:病娇少帅的娇妻是大佬 ABO特浓信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