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92章 崮乡醒来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崮乡的崮,对老安来说是乡情。

崮乡的崮,对安家来说是温暖。

逃离崮乡。作为每一个年轻人,在大山生活久了,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殊不知青山作镇,崮乡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抗日战争。只是因为当时条件有限,没有进行发掘作为红色教育基地。

一代一代的崮乡人,背起行囊,走出崮乡,翻过大山,淌过沂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老安的四叔,随大崮战役部队南下,离开崮乡。

老安,六十年代随征兵部队,南下从军。

安家,随父亲,九十年代离开崮乡,北上。

还有许许多多的崮乡人,考学、参军、打工,离开崮乡。等年纪大了,或者退休了,飞不动了。思乡心切,回到崮乡,叶落归根。

崮乡,是港湾,是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地方。每一个从崮乡离开的人,无不对这里充满了依恋和怀念。莫非那神奇的崮文化,早就给游子心中撒上了归家的种子。那些大崮山上牺牲的忠烈,也期盼游子回家建设家乡。

过尽千帆皆不是,崮乡桃花最可亲。

崮,曾经是红色文化的象征。孟良崮战役,在历史课本里,让老安的崮乡闻名全国。那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至今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典军事案例。安家上师范学院时,也曾跟同学们重走孟良崮之路。

崮,也曾是沂蒙山地区闭塞的代名词。《蒙阴旧志》曾这样描述:“僻处丛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

安家曾一度认为,父亲的祖籍岱崮,群山环绕,大马路往北貌似没有路了。用崮乡话说,就是个葫芦头,肚子大,收口那里小。貌似人钻进崮乡的群山,向北的路不知在何方?

原来,那就是军工三线需要的布局,是一个重要的咽喉之地。其实,往北是有路的,路可以通到淄博、莱芜、新泰、泰安和济南,只不过路被群山掩映,不熟悉地形的人,到这里会迷失方向,所以,就有了那场着名抗日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大崮保卫战。

安家之前听父亲说过,他的三叔在山顶放羊,见证过那场血淋淋的战役,他的四叔则是直接参与了战争。

大崮山海拔645米,近看,高山的峰际峭壁陡立,悬崖拱峙,峰顶却平缓,远看座座山顶上好像戴着一顶帽子。因与相距不远的一座较小山崮对峙,该山居大,故名大崮。抗战时期,崮乡因为地形隐蔽特殊,成为八路军华东野战军的后方根据地。

1941年,日本侵略者调集五万精兵扫荡沂蒙山区,扬言五天内,消灭我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和抗日地方武装。沂蒙山区是山东省抗日根据地指挥中心,八路军115师师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纵队指挥部都驻扎在这里,这里也成为日本侵略军实行“铁壁合围”的重点地区。

安家小时候也听姥姥说过,每当村里敲锣,“鬼子来了!鬼子来了!”,姥姥和家人,还有乡亲们就躲到山上去。

1941年11月4号,日军从临沂、费县、沂水、蒙阴分兵数路,从四面八方向山东纵队进行“分进合击”。我主力部队巧妙的突出包围圈,转向外线出击,组织领导反“扫荡”,敌人的所谓“铁壁合围”的阴谋未得逞。 大崮山是个天然屏障,没想到日军占领沂蒙后,发起总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崮山。

大崮独立团全团共有三个营,九个连的战斗部队。作战部署是:一营设防大崮一带,任务是扼守大崮,营部和一二连由李营长带领,随团部坚守大崮山;三连由教导员展明带领,驻守安平崮。二营由团政治部张主任、钟营长、袁教导员带领,坚守龙须崮、油篓崮、板崮,注视坡里方向国民党五十一军的动向。三营由营长和教导员于成同志带领,坚守在坦埠、岱崮、夏蔚、岸堤一带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新商业卧底 名门娇:姝女良缘 执掌风云萧峥 一品神医 我,暗夜雷神,被清冷校花召唤了 开局天降十亿宝箱 四合院:回收废品,成就亿万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