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他是苦口婆心,聽在兒子耳朵里卻是勢利之極,但武崇訓梗著脖子沒反駁。
武三思奇道,「誒,沒話說了?」
「沒了,想睡覺。」
武三思板起臉,「青天白日,大太陽照屁股,睡什麼睡?你這樣人物,就當娶敢做皇后的姑娘!」
「阿耶是不是糊塗了?」武崇訓忍不住回瞪武三思。
「聖人趁相爺不在,秘召廬陵王回京,又叫我和大哥進宮相看,分明是想彌合兩姓紛爭,給大伯繼位鋪路,於公於私,她都該嫁大哥啊!」
長幼有序,嫡庶分明,越是人上人,越守老規矩,不然一代代兄弟相爭,家族實力全耗在內部,最不值得。
武家兄弟自開蒙便養在宮裡,乃是顏夫人親手教導,早把李唐由高祖李淵交班太宗李世民,再轉至高宗李治的兩次傳承中,兄弟對壘,群臣黨附的弊病掰開揉碎,講了個清楚明白。
在恩師指點下,武崇訓別的志向沒立下,但輔佐明君,繼往開來的志願深入肺腑,譬如宗室能否領重兵、外戚參政如何設限、都護府稅收是否上繳……武延基聽都懶得聽的話題,他琢磨得津津有味,日常與武三思參詳,累有所得。
左近一尊敦厚的鎏金臥龜蓮花紋五足銀薰爐散出幽幽的白煙,武三思撐開衣袖扇了扇,帶起一陣香風。
「那你呢?你看上沒有啊?」
武崇訓不理他挖的大坑,自顧自說下去。
「李四娘說的不錯,國朝富庶,不差多養幾個郡王縣主,照我猜測,聖人很快就會給他們家提提銜兒,那也是好事。善待前朝遺孤,才是新主的仁善,譬如李唐取代楊隋,弘農楊氏入仕做官,佼佼者照樣做宰相、尚公主,這便是李世民胸襟寬廣。」
他頓一頓,語氣中含著一絲含蓄的批評。
「到底是親生的兒子孫子,聖人何必往死里作踐?好造孽!」
這套話,前幾日武三思才講給武承嗣父子聽過,連旁聽的琴熏和驪珠也連連點頭,可這會兒聽武崇訓說來,武三思卻不屑地一笑,並不認同。
「自你大了,難得與阿耶促膝長談。」
他指著對面的椅子,擺出一副不說透絕不放武崇訓過關的架勢。
「我輔佐你大伯多年,忙裡忙外,吃力的很,他這個人,要面子又要里子,事情我辦,好了他得功勞,壞了我背黑鍋!譬如上回,江南道疏浚運河,蘇州刺史貪墨了一點錢糧,我好心遮掩了,他便分六成於我,大家交個朋友。結果人家回蘇州去了,你大伯聽說,硬叫回來,也要分三成!那刺史才得一成,如何肯善罷甘休?竟厚著臉皮問我討還。我呸!帳上手腳是誰做的,干係是誰擔的?」
武三思越說越生氣,大吼一聲。
「我豁出老臉與地官糾纏,全為便宜他?!」
武三思貪財,在州府便愛刮二尺浮油,所以聖人召他回京,當地百姓敲鑼打鼓歡送。武崇訓身為人子,深以為恥卻無可奈何,後頭自有郡王封地,便執意要造福鄉里,果然得了老百姓許多真心實意的感謝。
聽到武三思失算懊惱,他大感痛快,譏刺道。
「阿耶要徇私枉法,便是與小人為伍,難道還指望小人講江湖道義?」
武崇訓甩開大袖。
「大伯人才是平庸,不及阿耶操心費力,把國朝的軍政、財稅、吏治盤弄在手裡,別的不說,一本細帳爛熟於心。從前我也覺得大伯不堪為國之君主,可是這回見識了廬陵王人物做派,又覺得也無不可。試想,若非聖人斬斷李唐龍脈,廬陵王的帝位不是穩當的很嗎?就算一時動盪,還有駱賓王、徐敬業這等大才為他鳴冤。可見開國之君必須英明神武,守業之人嘛,是賢是愚倒不要緊。」
「——輕飄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