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72章 上蔡书院(三)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正当杨辉沉迷于算学之中时,这时杜文甫进来禀告,“祖王爷,饭菜已备好,请祖王爷入席。”

赵德芳这才感觉有点饿了,他看了看手腕,已是下午三时。杨辉也才发觉已经忘记了给祖王爷用餐的时辰,心下惊慌,赶紧解释道:“下官怠慢了祖王爷,下官知罪。”

“这不怪你,只能说你太痴迷算学了。”赵德芳道,“这些算学你以后慢慢钻研,请山长挑选几名教谕和学员陪我用餐,文丞相和王代知州参加。另外,饭后将在书院的所有人召集在一起,我再与大家交流交流。”

杨辉大喜,赶紧和杜文甫出去安排。

另一侧,罗知悌和邢慈、苏锦娘正在书院稽古堂与教谕郑公显交流医学。郑公显荫父任从政郎不仕,承外祖父薛家医传专攻女科,被王应麟相邀入上蔡书院做教谕。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甜入脾。调经之道,在耗其气,以行其血,使血盛气和。凡血病,当用苦甘之剂,以助其阳气而生阴血。补脾即补气,养心即养血。健脾之药以人参、茯苓、白术、陈皮为主,养血之药当归、川芎、熟地,抑气行血,二者相配,不可单用其一。”

“气滞或致血瘀,或化为热,应破气解郁,选青皮、陈皮、香附、乌药、枳壳、枳实、木香、佛手等破气行气药,配伍三棱、当归、莪术、益母草等活血养血药。”郑公显道。

罗知悌和邢慈、苏锦娘听闻郑公显对于血气的精辟见解,不住的点头给以肯定。郑公显所说的药材药理,罗知悌也很清楚其功效,如果再详细一些,将药的配比讲出来,恐怕就要涉及到人家祖传的秘方了,那是医者之间很忌讳的事情,想不到邢慈却开口了。

“敢问教谕,妇人产后下血成片如何诊治?”邢慈曾经遇到这样的病症,往往带给病人长期病痛甚至危及性命。

“产后血气大虚,脾胃又弱,宜和血理气,可用四物止经汤来治。”郑公显道。

“四物止经汤?”

“当归、白鸡冠花各五钱,侧柏叶、白芍、香附各四钱,熟地、白术、茯苓、人参、川芎、枣仁、陈皮各两钱,甘草一钱、蒲黄一钱要炒制一下。”郑公显对处方张口就来。

罗知悌看邢慈面色胀红,看向自己,知道她很想要到这个方子,但郑公显却视而不见。苏锦娘则是医术太浅,对此并没有过多之想。

“郑教谕,我们在此叨扰,受教颇多,如不蒙嫌弃,还请收下这个。”罗知悌说着,从怀中掏出几页纸,双手递给郑公显。

“这是?”郑公显接住,展开一看,却是猛然睁大了双眼。

第一张纸上赫然写着《小儿常见病药方》,第一方治小儿退烧:杏仁、桃仁、栀仁、枣仁等量,磨成细粉。取适量以鸭蛋清调成糊,置于纱布块中,贴于小儿脚心,外用长布条包扎固定,男孩敷左脚,女孩敷右脚,一次即可退烧。

第二方治小儿感冒:生姜五钱,水半碗煎开加入红糖服下,一日二次,两天可愈。

第三方治小儿腹泻:大蒜头一只,烧至皮焦蒜熟,再煎半碗汤,加红糖适量,一次服下,一日三次,一天显效,连用三天,无不痊愈。

后面几张纸上还有治夜啼、盗汗、腹胀、厌食、磨牙、痄腮、遗尿、疝气、抽风等方,每个处方都写的明明白白。

郑公显再翻,不自觉读出声来。“八珍汤,用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炙)各三十钱,上?咀,每服九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气血双补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症见面色苍白,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庶子之征 权驭大明 寒门风骨 首辅家的小农妻 重生为杨广:我在隋朝耍流氓 杨广重生记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