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七十二章 山东蝗灾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第72章 山东蝗灾

朱由校打着哈欠起床,侧身欣赏了下睡美人张嫣,昨日高兴,一不小心就与张嫣这个美娇妻交流到深夜,折腾得够呛。

张嫣听到动静,迷糊睁开眼,见到正在穿衣的朱由校,羞红了脸就要起身伺候,朱由校扭头让她继续睡。

去给刘太妃请了安,到了乾清宫吃过早餐,开始查阅题本。司礼监已经按照朱由校的要求,把不同重要程度不一的题本分好安放。

拿起第一道重要题本,是熊廷弼的,祖大寿已审理完毕,对传递情报给建奴的事情供认不讳,牵扯出下面几个将官,询问是否押送回京。

另外熊廷弼还禀报子军饷足、得知朱由校建忠烈祠后,辽东将士士气大涨,都在纷纷请战,但熊廷弼觉得还不是大战的时候,一是现在辽东兵卒固守外只能依天子十六字真言袭扰,没有过多兵力展开大战;二是建奴多番大胜,兵峰正盛,不可硬碰硬;三是虽有四方联盟,但另外三方不可轻信,否则恐重蹈广宁、辽沈旧事。

还说了曹变蛟和卢象升领着一千八百骑,分分合合,不断袭扰团山、大定、闾阳、杜家屯、西平等堡垒,多有缴获,广宁一代建奴粮草不继。

另有一封熊廷弼的密奏,说是想借祖大寿等人出卖情报的契机,安排人假意投靠野猪皮,提供假情报和一些不重要的情报给野猪皮,以期奇效。

五军都督府和司礼监都同意熊廷弼的意见,对于祖大寿和那几个将官,五军都督府的意见是罢职,永不叙用,司礼监则是建议砍了,诛九族。

朱由校想了想,写道:祖大寿等押送回京,若有违逆,就地格杀,诛九族;练军强兵,谨守十六字战术,重视火器,以待天时。

京营还在训练,上直十二卫还在招募士卒,再从其他地方调兵劳民伤财,况且大明现在财政因朱由校抄家才稍微缓和,也不是长久之计,未来辽东至少一两年还是以守为主。

对于熊廷弼的密奏,朱由校想了想还是许可,这种套路古玩今来太多,就怕野猪皮出于晋商和京城官员公审这么大动静,可能已是不会相信。

是的,皇城外公审在大庭广众之下,必然是隐瞒不住的,必会被野猪皮知道,也是熊廷弼直接放弃祖大寿等一众将官的原因。

拿起第二道题本,是山西新任左布政徐如珂的,说是山西多地依旧滴雨未下,山西今年减产已是必然,恳请天子和朝廷减免赋税。

朱由校又拿起下一道题本,是北直录的,真定、保定、顺天三府雨少,田地龟裂,祭祀求雨无效,河水大多枯竭,作物大多枯死,请朝廷赈灾。

内阁和司礼监的意见差不多,仿朱由校给陕西的例子,以工代赈,同时减免赋税。朱由校也同意了

锦衣卫回报,袁崇焕的家仆确实收取晋商好处向建奴递送情报,袁崇焕承认晋商找过他,他没同意,但他不知道家仆通敌,而他的家仆则说他知道,一直默许。

五军都督府的意见是家仆处死,袁崇焕革职,司礼监的意思也差不多。

朱由校有些头疼,袁崇焕这人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一句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不为过,尤其是1626年的宁远大捷,虽然水分很大,努尔哈赤也死得蹊跷。

但他袁崇焕在可能击败当时内斗不休的野猪皮的时候派人去和谈了!还他娘的和谈成功了,因为这件事,大明上下把袁崇焕捧上了新的高位,野猪皮更是得到喘息,让皇太极有了时间调理内部矛盾!

之后袁崇焕更是蠢事一件又一件,与王在晋不合请调王在晋,与王之臣不合请调王之臣,与满桂不合请调满桂,更是吹出了五年平辽,擅杀毛文龙之事!

朱由校因为袁崇焕和毛文龙的性格把二人调离辽东,并分属不同地方,为的就是看能不能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扬帆明海 带着皇帝到处溜达 人在狂飙,绑定大嫂就能升级! 寻找前世之旅 大宋江山万里 逍遥初唐 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