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7章 求贤纳士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曹太尉,或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曹操闻之,悚然一惊,连忙道。

“奉孝所言甚是。”

“吾这便檄令泰山应郡守,令其遣兵马将我父接来。”

郭嘉摇了摇头,并不认可,继续说道。

“故曹太尉,身家豪富,明公务必提防有人见财起意。”

“为防万一,明公当遣州内精锐前去接应。”

“如此即使有变,亦可从容应付。”

曹操以为然。

又因此事,想起还在谯郡老家的妻子。

尤其长子曹昂已有数年未见,心中亦起了派兵将其等接来州内团聚的心思。

此事就此议定。

戏志才、荀彧、郭嘉对视一眼,起身离席,一齐谏道。

“料想经边让一事,州内再无人敢触犯明公法令。”

“明公已树威于兖,唯独德望未立。”

“为将来计,我等敢请明公收拾州人之心,立德望于州内。”

念及先前州府诸吏的不忿神情,还有许汜的当堂抗辩,曹操从谏如流,问道。

“若要收拾州内人心,该从何处入手?”

“卿等有何高见?”

荀彧轻笑一声,率先答道。

“如今州府诸职,多有缺任。”

“明公不妨征诸姓子弟,试以才干,充入州府。”

“再于州中举茂才,并檄令诸郡举孝廉。”

“如此,既可收士人之心,亦可转移州议。”

曹操颔首,赞道:“善”。

转而望向郭嘉。

郭嘉亦有腹稿,从容答道。

“依文若之举,明公可收名族之才,但乡野之才,亦不可忽视。”

“昔日明公在东郡时,曾令嘉作《求贤令》。”

“今日不妨再发此文,以示明公求贤之心,如此,乡野遗才,必当齐聚州府。”

“此外,吾朝自立国以来,素来推崇敬老。”

“明公还可制鸠杖赐予州内老者,并令诸县赐老者以肉食,如此,可收庶民之心。”

曹操大喜,又望向戏志才。

戏志才从兵事入手,答道。

“连年兵灾,郡县之中,匪乱频生。”

“明公可再依东郡故事,檄令诸将,领兵剿匪。”

“如此既可安定州内,亦可练得精兵,以备来年战事。”

“卿等所言,皆有道理,俱可施行。”

于是,曹操先令诸吏,试举茂才,并檄令诸郡,同举孝廉。

再发《求贤令》于兖内八郡,又向兖州大姓,征召子弟,充入州府。

本因边让之死而汹涌不止的兖州州议,在曹操明令诸吏举茂才,并檄诸郡举孝廉后。

议论顿止。

除边让密友依旧抗拒外,每日皆有大姓,携族中优异子弟,前来拜见曹操及郭嘉、荀彧等人。

无论何时,族中子弟的仕途,才是这些大姓最为关心之事。

州府门前,用来召辟贤士的公车,一时络绎不绝。

此景之盛,尤胜于昔年东郡之时。

数日后,曹操任东郡太守时,召之不应的程昱(yu),最先应召而来。

曹操大喜,任其寿张令。

其余文士,又有薛悌,王思、枣祗(zhi)等人来投。

曹操试其能,或充入州府,或外任一方。

其中,曹操见枣祗为人忠勉,对《屯田策》亦多有研习,故令其主管屯田一事。

枣祗到任后,果然不负曹操所望。

武将者,虽然未寻到后世有名的名将,却也有不少自恃勇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民国游骑我要做好人 三国之太史子义 疯了吧,朕的朝堂皆奸佞 大乾第一纨绔 为龙之道 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 开局被绿!直灭未婚妻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