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1500至2000米高度进入俯冲,为模拟高速飞行,油门不允许收回。我一面右转弯,一面直接对准跑道的延长线,根本不需要去建立什么网线。飞机像一棵大炸弹一样扑向地面,就在机腹离地仅1至3米时才拉杆爬升转入复飞。因为动作过于惊险。有时滑撬会在道面上狠狠地擦出一道痕迹。”
“我是1945年1月才飞‘零’式战斗机的,一般每天可以让我们飞一小时。这样大概一直飞到4、5月份,所以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零式飞机上平均飞到120至150小时。5月的一天,终于轮到我坐进‘樱花’的座舱。这也是我唯一一次驾驶它升空飞行。”
“‘樱花’k-1是一架升阻比不高的单座滑翔教练机,我看着人们忙碌地将它挂在秃尾巴粗机身的‘银河’陆攻轰炸机的腹部。这时,‘樱花’的肚皮已差不多要碰到地面。如果坐在‘樱花’k-1的座舱中平眼望去,前风挡玻璃的外面竖立着相当原始的环式简易瞄准具,再往前就是吊挂‘樱花’唯一的一个挂钩了。为了防止飞行中‘子机’(指樱花飞机)横向摇摆,索性用一道u形抱箍将机身牢牢地绷紧在母机腹部,就和平时‘银河’陆攻轰炸机抱着鱼雷出海时一模一样。当母机将我和子机投下时,爆炸螺栓可以确保抱箍及时解开。”
“上午,天气阴沉,母机两台1500马力的‘火星’式发动机咆哮起来。我匆匆钻进轰炸机的机舱,默默等待着最后的指令。母机抱着子机很快升入空中,脚下传来呼呼的风声。在炸弹舱的舱门上,特地挖了一扇1米见方的小门。它的正下方1.5米处,正好对准‘樱花’的座舱入口。”
“前方就是空投区,我打开小门,把脚踩在门把手上,猫着腰,用一根小铁棍拨开‘樱花’的座舱盖,然后小心翼翼地爬进‘樱花’k-1狭窄的驾驶舱。这时,风呼啸着灌进我的脖子里。”
“为了严防飞行过程中子机因操纵面下意识地摆动、导致姿态不稳进而与母机发生冲撞,起飞前一律用四根细绳将驾驶杆和脚蹬固定住。所以自由坠落之前的头等大事是迅速解开这些约束正常飞行的桎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另有一根绳索从前风挡框的正中央垂直挂下来。下端紧紧绕在驾驶杆的握把上。它将确保子机投下之后的短时间内驾驶杆继续保持直立状,这是防止机头的上仰,保证安全分离的又一项‘土措施’。”
“我关上座舱盖,系好安全带,这样,就可以离开母机了。于是伸出左手,按动仪表板左边的摩尔斯电码发射机的按钮,先发出一个(日语的)‘せ’字母,这样。轰炸机上的机组人员就知道我已经一切就绪。当飞机临近投掷坐标时,我又按照规定逐个发出‘嘀、嘀、嘀、嗒、嘀’的四短一长的摩尔斯信号。此时,红色信号灯会同时作长短不一的闪烁,作为确认。当最后一下‘嘀’发出之后,母机投弹员松开挂钩,将载着我的‘樱花’k-1扔下。”
“在最先300米的下坠过程中,‘樱花’k-1几乎是呈水平状态落向地面的。我快速解开最后一根绕在驾驶杆上的绳索,向前推杆,让飞机转入俯冲状态。接下来的事,只是早早找到回家的路。当然。如果是樱花11型执行进攻任务,那么就是寻找海面目标了。”
“鸿池基地的2000米跑道是专门给轰炸机和战斗机使用的,‘樱花’k-1只能使用与之并行的另一条草地迫降跑道,我们都它管叫‘第二机场’。”
“母机起飞后不久就向右拐,把我带到3000米的高度。再向西飞不多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地面直径5米的水泥圆坛,它是投掷点标志。k-1从这里开始进入自由滑翔。到降落在草地上,前后约2分钟而已。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为国捐躯之前只有这短短2分钟的实战训练机会!”
“要想玩好‘樱花’可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