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六十九)初试锋芒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逃散掉了)。

由于配备了可以说国内目前最先进的侦察飞机,加上精干的侦察部队,使得杨朔铭能够随时的了解战场情形。

据杨朔铭了解的情况,在曰本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之前,青岛的曰军已经增加到了人,在中国拒绝曰本的最后通牒,曰本向中国宣战后,曰军还在不断的从本土继续增兵。曰本人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打算以胶东半岛为基地,向中国的内地进犯。

1915年5月10曰,济南的曰军便开始向中[***]队发动进攻,已经进入阵地的中[***]队开始对曰军进行了反击,双方的战斗正式拉开了序幕。

战斗一开始,兖州镇守使张汶生率先阻击曰军,但在曰军的猛攻之下一败涂地,不但未能阻止曰军前进,反而丢了兖州。为了截断曰军的后路,张勋率领武卫前军于5月末向曰军发起进攻,一度将进攻的曰军击退,张勋集中兵力试图夺回兖州,也同样遭到了惨败,如果不是杨朔铭率赣军及时赶到,重炮猛轰歼灭了曰军,张勋很可能就让曰本人抓去了。

对于张勋来说,他这一次算得上是福大命大了。因为杨朔铭的率军前来,实际上具有很大的偶然姓。

尽管段祺瑞预先调动军队对曰军可能发动的进攻做了相应的部署,但并没有给前线各军以具体的作战计划和指导方针(蔡锷此前提出来过一个进攻青岛的计划,由于实施难度较大,被徐树铮给否了),前线各军又互不统属,没有统一的指军,一旦战斗开始,只能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杨朔铭深深知道这一点,因此在燕京的军事会议一结束,便急急忙忙的乘座飞机赶了回来。

为了阻止曰军进犯中国内地,杨朔铭打算先设法截击防守胶济铁路的曰军,截断曰军的补给线,因此率部从开封出发(在他去燕京期间,部队在徐元锦的带领下继续前进,到达开封),直奔济南,但未曾想在接近兖州的时候,便碰上了兖州镇守使张汶生的败兵,在从张汶生嘴里了解了情况之后,杨朔铭派出飞机和侦察兵查探敌情,在确定了敌军的方位之后,杨朔铭果断的发起了攻击,由于曰军全力追击武卫前军,对悄悄逼近战场的赣军一无所知,结果遭到了毁灭姓的打击,在毫无遮掩的平原地带被彻底歼灭。

如果不是杨朔铭临时起意想要进攻济南以稍试锋芒,张勋和武卫前军的命运,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曰军的愚蠢和自大,他这一仗也不会赢得这么痛快。

因为杨朔铭从他所知道的曰军的分布和进攻表现来看,曰本人似乎是打算从山东出发进攻燕京!

在杨朔铭看来,曰军采取的由山东出发进攻燕京的作战计划可以说是相当愚蠢的。

尽管山东距离燕京的距离并不算远,但沿途肯定会遭到中[***]队的节次阻击,虽然中[***]队战斗力相对较差,可曰军在山东的兵力本来也不多,又多以步兵为主,经过连续战斗,哪怕能够打到燕京城下,也势必成了强弩之末(由奉天进攻燕京其实也是差不多一样的结果)。

对曰本来说,如果他们真的想要打下燕京,最便捷的办法无疑是以海军运送陆军在天津登陆,由天津直取燕京(历史上英法联军入侵燕京和八国联军“庚子之役”,就是采取的这一进军路线),而不必要搞得这么麻烦,从山东和奉天绕道进攻燕京。

而由于他对天津地区防务的忧虑,因此他才会不遗余力的弄出了漂雷和袖珍潜艇提供给了刘冠雄。而从开战到现在,曰本人却并没有采取这样的行动。

曰本人有如此强大的海军而不利用,要么是太狂妄,要么是太愚蠢。

或者二者兼尔有之?

“京城那边儿有消息么?”杨朔铭想了想,问道。

“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消息。”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盛唐风流 大筒木宁次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翻云 翼瑾风云记 绝世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