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二十章 上清派初成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有众多后人对这些经书传抄、删改,兴致来了还要发挥一番,加上还有大量的盗版和伪经出现,所以,要想把上清经系搞清楚,说实话是真难,不同时代有不同版本,同一时代也有不同版本,改来改去反正就不知道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嗯,哲学三大问题都差不多适用了。

到最后,作为上清派的实际开创人,杨羲和许谧二人具体生产了多少卷、多少部经书,当时就没办法分辨了,到今天更是难以考证了。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陶弘景开创的上清派,还是茅山宗的祖师,反正都是一家人,功劳都不小,肥水也没流走,肉也在锅里,就不争论了。

北周的甄鸾在《笑道论》中提到了陆修静曾记录过杨羲和许谧制造的具体经卷数目,“上清经一百八十六卷,一百二十七卷行世”。陆修静生活地时间离这二位很近,而且从他的身份地位,及其对经书的整理工作方面的贡献来看,这一数字还是相当可靠的。前面也提到过这位甄鸾,是位数学家,又精通天文历法,但信的是佛教,而“三武一宗”灭佛的四位皇帝中,就包括北周武帝,所以他才给皇帝上书,希望通过打击道教来挽救佛教。《笑道论》就是甄鸾给皇帝上的这份书,写得挺长的,分了三卷三十六条,分别笑了三洞真经的三十六部,还是非常有水平的,可以一读。具体三洞真经怎么回事,我们现在讲的上清经系就是其中一洞,正在为三洞作铺垫。

除了陆修静提供的这个数字以外,最可靠的应该是陶弘景编纂的上清经目,因为这位道士学识、水平还是很高的,他生活的时代离这些经书出世的时间也不太远,可惜早已失传,所以不能和陆修静的数字相互印证了。

经过历朝历代的代道教圈内人士及近现代学者普遍认可的《上清大洞真经》,大体上可以从三部文献里面归纳出来。一是《真诰叙录》里面提到的《上清经》《黄庭经》《七元星图》《灵宝五符》《西岳公禁山符》《中黄制虎豹符》等;二是《云笈七签》中所说的《太上宝文》《八素隐书》《灵书紫文》《紫度炎光》《石精玉马》《神虎真文》《高仙羽玄》等;三是《茅山志》中所说的《太上三天正法经》和《上清经述》中所说的《治精制鬼法》。以上这些,除了《黄庭经》,其他的基本上可以归到杨羲和许谧名下,所以这二位才华、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四川大学刘琳教授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杨羲与许谧父子造作上清经考》,考证了经三人之手的三十多部经书,并把每部经书为什么是由这三位制造的给出了解释,有兴趣的道友可以看看。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道教界都要感谢陆修静、顾欢、陶弘景这些高人,正是因为他们以极为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对这些经书进行了整理,勉强理清了上清经系的脉络,要不后人们的考证工作几乎无从下手了。

上清派的炼养方面的特点,上一章大体已经介绍过了,整体看,上清派以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为最高神灵,以存思、炼神为主要修炼方法,引天地神灵入体,使体内之神和外界之神相感应,得道飞升上清天,比天师道的太清天级别更高,这也可以反映出士族们那种高于百姓的清高追求。义理方面,上清经系又太过杂乱,而且是一个几乎包罗了道教全部内容的体系,如炼丹、符箓、科仪、医药、养生、斋醮、经戒等,当然还是比较否定外丹和房中术的。

上清派对后世道教影响深远,百年后,上清经传至陶弘景,陶弘景在茅山广传经法,开创了茅山宗,嗯,就是大家熟知的茅山道士的那个茅山,所以大家看过我的书以后,再和朋友聊天时就可以说说茅山宗是怎么来的了。到唐代时,上清派一度成为道教的主流思想,茅山道士更是名人辈出。宋代以后,道教各派开始合流并最终发展成为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其中上清派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后文自有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海兵 大唐:最强争霸系统 医品毒妃倾天下 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清明上河图 帝国第一家丁 晋末的卯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