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5章 御弓天狼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半夜,斡离不最终也没答应为了一个冒险计划兴师动众。

其实斡离不心里明白,四弟今晚之所以上窜下跳,不只是急于求成,更是担心渤海千户挞不野和契丹千户耶律马五的安危。

毕竟这两人既是他麾下的得力干将,又是在直接执行他的围歼计划一一即所谓充当引诱南军的诱饵。

兀术要是见死不救的话,就会在军中丧失个人威信,这可是为将者之大忌。

至于常胜军那帮有奶便是娘的白眼狼,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的死活。

斡离不出于以上方面的考虑,虽然没有强令全师出战,却同意兀术自提本营两千合扎猛安前去应援。

这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身为全军统帅的次兄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是以兀术不敢再胡搅蛮缠,只好亲自率领本部人马赶往东京城池。

他这两千骑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行军序列,其中破敌前锋是三百硬军。

所谓硬军就是通常所说的铁浮屠,书面名称叫作具装甲骑。

人和马俱被甲胄,人披铁甲重铠,头戴超厚的兜鍪和面甲,只露出两只眼睛忽闪着绿光,乍见之下会让人误以为是钢铁做的怪物猛兽。

硬军最极杀伤力的作战方式是突骑冲阵,所以常用兵器不是铁槊就是重斧,至于弓矢和刀剑之类的兵器,也会有人随身携带,只是大多数情况下派不上用场而已。

最擅长弓弩骑射的,其实是左右两翼的轻甲骁骑,也就是令敌方步兵最讨厌的拐子马。

他们在距离百十步的时候就开始噼里啪啦一通乱射,来来回回可以骚扰无数次,直到把对方折腾得筋疲力竭,失去活下去的欲望。

相比较之下硬军就十分爽快,铁蹄踏踏,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一次没有冲溃敌阵,那就调转马头再碾压一次,来回最多两个交合,再坚固的堡垒都抗不住。

就像现在这样,辛康宗精心布署的步兵大阵,正面迎战金兀术亲自统领的三百硬军,连一次突骑冲击都没撑下来就全面崩溃了。

他本人的下场其实更惨,在与千余骑卒一起往南逃窜时,被两翼拐子马左右夹击。

双方混战当中,辛康宗先是被乱箭飞矢射落马下,紧接着又被疯狂溃奔的麾下骑兵反复践踏多次,直到最后气绝身亡。

他在临死之前,手里还紧紧攥着装着郭药师头颅的布囊。

眼看节钺就要到手了,却在倏忽间与彼失之交臂,岂非天命乎?

马司中军的五六千人马崩离溃散之后,整个北郊战场受其波动影响,形势陡然直下,没过多久便乱成了一锅粥。

首当其冲的是吴革的陕右边军,他们甚至都没有和金军骑兵打上照面,就被疯狂南逃的友军溃兵给冲垮了,一直撤退到卫州门附近的城墙根底下才戛然而止。

金军兵分三路过河之后,迅速向东岳庙一带迫进,准备救援被围困在那里的两支签军。

自从郭药师率领常胜军向西突围之后,挞不野和耶律马五的两支步旅便失去了后背屏障,他们被迫撤退到东岳庙固守待援。

当时战场重心已经开始向西转移,他们的主要对手不再是辛康宗的马司中军,而是韩世忠的捉杀军。

这些骄兵悍将刚打了大胜仗,士气正盛,是以渤海军和契丹军抵挡起来非常吃力,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了,却听到四太子亲率两支合扎猛安前来救援的好消息。

好汉不吃眼前亏,韩世忠一见围歼敌军的时机已经丧失了,率先撤出北郊战场,跑回去守御他的封邱门去了。

相比较之下,步帅何灌就没有泼韩五那么理智了。

老将军眼见金军如此嚣张,一出马就把形势大好的北郊战场搅乱了,非常气愤,亲自指挥本司步卒精锐,排列大阵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这鱼钩我不敢用 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开局就带唐太宗造反 寒门仕子 大秦潮公子 不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