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晴雯道:“快别提。一送了来,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放在那里。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她就叫人拿了家去了。”这导致宝玉大发脾气要撵走乳母。由此可见豆腐皮包子历史悠久,后人也常常把豆腐皮包子称为晴雯包。
豆腐皮包子,是豆腐皮里面包着馅?还是包子馅里是豆腐皮?有位食客问道。
豆腐皮,各地叫法不同,,有叫油皮、豆腐衣,也有的叫挑皮、膜儿,现统称皮子。把磨好的的豆浆煮沸,待其冷却时挑出面上结的一层皮,再晾干就可。豆腐皮做的菜很多,如炸响铃,素鸡、素鸭、皮鸡、素火腿,正宗的全是用豆腐皮来制作,也有商家用千张即百叶或腐竹来做,口味质量自然有所区别。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介绍豆腐皮菜肴:“将腐皮泡软,加秋油、醋、虾米拌之,宜于夏日。蒋侍郎家入海参用,颇妙。加紫菜、虾肉作汤,亦相宜。或用蘑菇、笋煨清汤,亦佳。以烂为度。”当代文学名家汪曾祺极为推崇豆腐皮包子,不仅会做,在诸多作品中常常提及。
豆腐皮在清朝曾长期作为贡品,给皇上吃,清宫御膳档案中有此物。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数种做法,一、腐皮包裹馅心,如纸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笼蒸之;二、用腐皮裁为小片,包馅成兜子,以麻线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线。亦有以豆腐切碎,拌调味品为馅,包面以蒸熟。扬城人认可真正的豆腐皮包子,是以豆腐皮为馅心主料制作的,而非豆腐皮包馅心。
第一楼的豆腐皮包子秉承传统,真材实料、制作讲究。将豆腐皮用清水洗净,用温水泡开,回软后切成碎片,再将洗净的香菇、木耳切成小粒,春笋或冬笋切成小粒,再配少许火腿末提味,加入少许盐、白糖、香葱末和姜末烩制成馅,并淋上麻油,用发面包成包子蒸熟即成。咬上一口,馅心绵软有弹性且美味可口。豆腐皮是大豆中的精华。其蛋白质含量丰富,含钙、铁等矿物质,脂肪含量较少,膳食纤维较多,是现代人的一种保健美食。中医认为可以止咳、清热、养胃。因而豆腐皮包也被称为“长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