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二十二章 工业与教育的意义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用铁钉咬合,取代耗时长且对工艺要求高的卯榫工艺,且能确保更加牢固,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这座家具厂的百名工人,每日能制作上千件的各类家具。”

“碾米坊的大型碾米机,一天可加工处理数万斤的稻谷、小麦的脱壳,效率是人力舂米的万倍,是牲畜拉动碾石的千倍,是水力机械的数百倍,将无数妇女从繁重低效的舂米工作解脱出来,每天至少省下一个时辰的时间,可用于休息,或用于其他劳动活动上,明显提高妇女们创造的经济效益。”

“罐头厂的意义更大,它能把农民生产出的不能及时消耗的水果、肉、鱼、蔬菜等,经加工后,密封保存在罐头中,再经高温消毒处理,使其保存期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以上,有了罐头,长在山上的水果,养殖场里的猪牛羊家禽,河里的鱼,地里的蔬菜,在短期不可能吃完的情况下,有了额外的保存手段,一方面减少食物的浪费;二是可出售罐头带来更多收入;三是易于运输和保存,打开就能食用,不仅带来方便,也提高了食物利用率,是个能带来诸多正面效应的产业。”

“副食品厂的创办目的,一个是通过深加工丰富食物的种类,其次是把地里产量大但保存时间不够长的土豆、红薯、玉米,加工成干粉条、玉米粉等。多余的黄豆黑豆,也在经过加工后,变成豆干、豆皮、腐竹、酱油,以及辣条等零食,各种粮食经过深加工,不仅保存期延长了,味道也很不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方以智心里一动,他觉得罐头厂非常不错。

因为大明许多地方的百姓,虽说正在遭遇天灾人祸,面临严重的饥饿问题,但不代表大明就缺乏食物,不会遇到食物过剩的问题。

比如因交通不变,生活在山区的一些百姓,在秋天有漫山遍野的野果,各类在山里获得的猎物、山货,有时根本就吃不完,又没有好的保存手段,时间长了就放坏,造成大量浪费不说,也不能带来经济效益。

又比如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他们从海边捡的海鲜,从海里捕捞到的鱼虾,在上了岸脱离海水的情况下,仅过几小时就会腐坏变臭,根本不能吃,故而生活在海边的渔民,没几个能靠卖鱼致富,大多是赤贫状态。

若是能解决海鲜鱼虾的长期保存问题,用罐头密封,再大量的卖到缺粮的地方,岂不是能拯救非常多饥饿的百姓

大海是无边无际的,海里的鱼是无穷无尽的,哪怕只捕捞到极少的一部分,也不知能养活多少的人。

想到此。

方以智心动了,产生了从许家庄引进设备,也开办一家罐头厂的想法,不为赚钱,只想尽可能的帮助饥民。

“密之贤弟,开一座罐头厂,救不了多少人,就算开十座百座,增加了食物供应,也救不了多少人,那些底层贫苦百姓,大多身无分文,根本没有买罐头的钱,况且救急不救穷,那些饥民没有土地、没有工作、没有任何保障,你能帮他们一时,却帮不了他们一世,得在源头上解决他们的问题才行。”

许远摇摇头,不置可否的道。

“那如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方以智问。

“简单,要么给他们分一块足够养活一家人的土地,朝廷税赋要定在可承担范围内;要么加入许家庄这类的集体庄园,每月都有能养活一家人的稳定收入,用集体劳动、抱团合作的方式,对抗天灾的破坏,拒绝贪官胥吏的敲骨吸髓,并全部学习文化知识,避免受到宗族士绅的控制和蒙骗。再掌握最先进高效的工业生产力,当其占据拥有绝大部分的资源时,我相信,他们不仅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还能翻身做自己的主人,任何人都压迫不了他们。”

许远讲了自己的观点。

方以智听的似懂非懂,又感觉严重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饥民只是饥民,百姓只是百姓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 谍影森森 三国最强天师系统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逍遥四公子 这个恩怨跟你清算百年 雄兵连之银河之力葛小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