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大结局第十二章 纯属偶然 (第4/9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嘴欠。

反正是吹牛,不用动真格的,就瞎聊,这个说要打,那么说要杀,如此热闹,杨鹤终于忍不住了,他说,不能打,也不能杀。

然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元气说。

在他看来,造反的人,说到底,也还是老百姓,如果杀人太多,就是损伤元气,国家现在比较困难,应该培养元气,不能乱杀……

几句话,就把大家彻底说懵了,对于他的观点,大家有着相同的评价——胡说八道。

不杀人,怎么平乱?

这是一个不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的理论,不要紧,有一个人接受就行。

不久之后,崇祯知道了这个理论,十分高兴,召见了杨鹤。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很快,吏部主动提出,鉴于杨鹤同志的理论很有使用价值,正好前任三边总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杨鹤同志升任该职务。

杨鹤不想去,原因很简单,本来就是吹吹牛的,压根不会打仗,去了干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支持,皇帝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杨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讨厌。皇帝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省事。

和杨鹤不同,吏部的同志们都是见过世面的,知道平乱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杨鹤这套把戏,也只能忽悠人,为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效果,让后来的无数白痴书呆子明白,乱讲话要倒霉,才着力推荐他去。

死在那边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脱层人皮相比而言,崇祯的用心是比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欢杨鹤,是因为杨鹤提出了很好的理论——省钱的理论。

不花钱,不杀人,不用军饷,不用调兵,就能平息叛乱,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的,最多把杨鹤拉回来砍了,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就这样,一脑袋浆糊的杨鹤去陕西上任,至少在当时,他的自我感觉很好。

杨鹤理论之中,最核心的一条,叫做和气。

用他自己的话说,杀人是伤和气的,所以能救活一个,就是一个,毕竟参加民变的,原先就是民,这个理论,一年前,应该是对的杨鹤同志到任后,就发现不对了。

有一次,农民军进攻县城,被击退,抓住了几个俘虏,由杨鹤审问。

但还没问,杨鹤就发现了一件极为诡异的事——他似乎见过这几个。

确实见过,阅兵的时候见过。

没错,这几个人曾经站在阅兵的队伍里,曾经是他的部下。

强,弱,之间农民军的战斗力很强吗?

对于这个疑问,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个反问——农民军的战斗力怎么会强呢?

在中国历史上,造反这类活,从来都是被动式,闲着没事干,但凡有口饭吃,是不会有人造反的,成本高,门槛也高。

但遗憾的是,造反这份工作,除了成本、门槛高外,技术含量还高。

要知道,明朝参加这项活动的,主要是农民,农民的基本工作,是种地,基本工具,是锄头。

而阻止他们参与这项活动的,是明军士兵,士兵的基本工作,是杀人,基本工具,是刀剑。

所以在明末大多数情况下,几百个农民军跟几百个明军对战,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据史料记载,大部分情况,是几万农民军,战胜了几百明军,或是几百农民军,搞定十几个看衙门的捕快。

而更大多数情况,是几千明军追着几万、甚至十几万农民军跑。

没办法,毕竟打仗是个技术活,圣贤曾经说过,把武器交给没有受过训练的民众,让他们去打仗,就是让他们送死。

没有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贞观开酒馆 小关公 泰机甲战车 四合院:60年代一厨子 绝世修真 综穿:漫漫修炼路 我纨绔世子娶妻彪悍点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