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十一章 再荣的心愿(下)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陈晚荣沉吟之际,陈再荣还以为陈晚荣也不支持他,心里一急,脱口吟起一首诗:“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这诗前面是在咏风,最后两句“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却是气势磅礴,让人热血如沸,陈晚荣大受感染,赞道:“好诗,好诗!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好气魄!这是谁的诗?一定是一位大英雄才写得出如此气魄的诗!”

陈晚荣现在精明强干,十分自信,在陈再荣心目中的地位大为改观,只觉现在的陈晚荣和以前的陈晚荣有着天壤之别。但是,陈晚荣目不识丁这点是众所周知的,陈再荣听他品诗,还一语道破关键之处,不由得格外惊奇:“哥,你啥时间会评诗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这句话语文老师不知道说过多少回,陈晚荣读过的唐诗不少,能记住的也挺多。这首诗第一次听到,虽然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至少诗中的韵味还能品出来。

陈晚荣不能实话实说,干脆来解释诗的意境:“作诗写文章都要求有感而发,无病呻吟似的文章没有感染力,这诗写得如此之妙,引起了我的共鸣,随口说几句而已。”

一句托词,却换来陈再荣的击掌赞叹:“作诗写文章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先生也是这样说的。哥,你真了不起!连这都懂。”

没有上过学,目不识丁的人居然有如此高明的见解,能不让陈再荣赞叹吗?

语文老师不就这样教的吗?陈晚荣拿来作搪塞之语,没想竟然得到陈再荣如此盛赞,正想谦逊两句,只听陈再荣接着往下说:“哥,你不知道,这诗出自太宗皇上之手。太宗皇上戎马一生,征战天下,创建大唐,励精图治,四海晏然,国泰民安,百姓富足,边境清平,比起古之大英雄秦皇汉武,一点也不逊色。”

唐太宗的大名陈晚荣不知道听过多少回,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建立唐朝,开创“贞观之治”,明君之名千古流传,就是现代人一提起这位了不起的君主不由自主就要竖大拇指。

没想到他还会作如此有气魄的诗,陈晚荣乍听之下不由得惊奇的说:“是太宗皇上的诗,怪不得如此有气魄!劳歌大风曲,借用汉高祖《大风歌》的典故,但太宗皇上的文治武功哪里是汉高祖比得了的。”

唐太宗其实是一位全才,不仅文治武功千古罕见,还会写诗作曲,书法也不错。唐太宗的音乐修养不低,唐朝出自帝王之手的着名乐曲有两个,一是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另一个就是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千古流芳之作。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兰亭序》,并以此陪葬,致使书法瑰宝湮没,为后人诟病。但是,唐太宗的飞草非常有名。

他的诗流传于世的不少,和汉武帝的赋一样,都达到了专业文人的水准,其中不乏写景之作,但作结总是不乏帝王气魄。

我们现代人对唐太宗的关注集中在他的文治武功上,很少去关心他的书法成就,文学水准以及音乐修养,谁叫他的“帝王之业”那么辉煌呢?是以陈晚荣乍听之下有点意外。

对于陈再荣这个唐人来说,唐太宗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君主,还是心目中的偶像,于他的典故诗作无不留心,能吟唐太宗之诗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次,陈再荣不再是击掌赞好,而是右手重重一下拍在大腿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声调提高了许多,大声叫好:“汉高祖草创强汉,结束秦末之乱,功在史册。但是,他不能北击匈奴,初征之时有白登之围,若不是陈平出奇计安得脱身而归?太宗皇上则不然,为了创建大唐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结束隋末战乱,安定华夏。更重要的是,太宗皇上灭了突厥,雪却太原称臣之辱,便桥订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战国:开局造热气球惊呆赵王 大明:最强王爷 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 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三国:开局被坑,我掠夺天下气运 红楼之贾环厉害了 大唐之杨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