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2章 孝子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不时发生矿工死亡事故,出了事总要有人担责,上官喜有时是作为主管安全生产的乡镇领导被问责,有时是作为矿山企业的分包领导被问责,有时是领导班子全体同志抽签抓阄决定谁被问责而被问责,每个处分都要背上一年两年,时间久了也就出不去了。郝白边听边想,感觉上官喜和老乔一样,有异曲同工的悲催之处,他们俩倒是应该有空好好喝点儿酒聊聊天、吐吐槽。

说着路过一处废矿基地,一排排砖楼犹在,早已人去楼空,野草荒凉。上官喜介绍,这里就是曾经着名的黑镇国营大矿“千年矿”生活区,当年这些红砖小楼,引领着全县乃至全市的生活时尚,是多少文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男人以能到这里上班为荣,女人以能嫁到这里住进小楼为荣,无数的年轻人在这里逐梦、圆梦、碎梦,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共同成就了一段烟花繁华。当初建矿时预测储量可供开采一千年,所以都叫这“千年矿”,不料还是低估了人类充满潜能的主观能动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低估了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贪婪性,不过二十年,便被挖得资源枯竭,力不能支——像极了宠溺孩子的老爹老娘,掏出棺材本儿给孩子挥霍。据更准确的消息说,可能是此矿的矿石品位高、市场销路好,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许多私营小矿主采取“八仙过海、采阴补阳”的方式,纷纷把自家井下的巷道想方设法打过来“吸血”。曾经为了争夺地下吸血的权利和权力,几家私营矿主纠集部曲,在幽深的巷道里展开残酷而猛烈的巷战,一般是棍棒互殴的冷兵器械斗,兴致来了或者装备到位,也会扔几个雷管,打几发猎枪。上官喜那会儿年轻气盛,读了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上瘾想学乔峰那样调停两国战争的大侠做派,曾试图带着几个镇政府的兄弟充作“幽云十八骑”,调解两个矿主之间组织的大规模械斗,意欲化干戈为玉帛。结果巷道里一片混战,甲方的人以黄色安全帽为标记,乙方的人以红色反光马甲为标记,上官喜没有安全帽也没有红马甲,因而被甲方乙方的人一起打,打得腰椎落下毛病,上官喜这才深刻理解了古代农民群众起义,为什么要分黄巾军、赤眉军,原来是为了避免误伤友军的高级智慧。在大家的团结奋斗下,终于把千年矿吃干榨净、关门大吉。上官喜全程经历了千年矿的兴废史,因而感慨良多,每次从这里路过,都会勾连记忆,不禁念上两句李白的诗“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郝白一边听一边胡思乱想,感慨黑镇这里有煤有铁,兵器充足,燃料无限,更兼山川阻隔、形胜之地,放到古代可真是割据称王、犯上作乱的好地方啊。又感慨上官喜不仅有当大侠的情结,而且还有当大侠的硬件条件——复姓上官,在很多武侠小说的俗套中,很多大侠都是复姓,复姓之中,又以“上官”听着格外高大上,比如古龙武侠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上官金虹,比如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上官云,等等。可惜空有一个好姓,名字没有取好,起了一个下里巴人的“喜”字,一下子把上官自带的阳春白雪氛围感给完全破坏了。

中巴车一路向北行驶了半个小时,驶过丘陵地带,渐渐进入山区。前面三川夹两山,中间一个村庄,遥遥一望,房子都盖的富丽堂皇,风格千奇百怪,有的像白宫,有的像故宫,有的像青瓦台,还有的像温莎城堡。上官喜介绍,这里就是黑镇最富裕的村——宋家堡,也就是小宋乡长和乃父宋福贵的家乡。

村口站着一高一矮两人,都正面带微笑向中巴车招手。上官喜继续介绍情况,说矮个子的叫老税,对,就是税务的税,号称是巴蜀先民的纯正血统,十八岁上赤脚来到黑镇,在宋富贵手下当矿工,命大的很,三次透水、两次瓦斯爆炸没了三十几条性命他都没死成,老宋一看这人命是真硬,有他在可保平安,随即擢升为副矿长,后来几次夺矿械斗,老税都是一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山晋江湖,我全家都是黑道 退圈后,老祖宗靠玄学爆红了 预言末日没人信,坐等末日降临 离婚后,夫人一胎三宝周总求复婚 重寻此路 被骗缅北,我在监狱写下的自传 神豪:开局百倍提升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