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十六章 科考风波尚未平 (第2/6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一片淡青色的烟雾里。

他静望了一阵,打算去找王诘聊天。

李云翰到了月泉药铺,店子的生意十分冷清,只有楼月在独自清点着药材。

楼月见他到了一边热情地招呼他坐下,一边问道:“先生此来何事?”

“想找王诘叙旧。”

“他还没回来呢,”楼月笑道,“先生且坐,我去沏壶热茶来。”

“不必了,我有这个。”李云翰说着取下腰上的水囊,喝了口酒,“姑娘久居京城,可曾听说过紫旭真人?”

“不知,”楼月摇了下头,“小女也是外地人,在京举目无亲;况且为打理好药铺生意,整日围着柜台转,少与他人来往。”

“你也是外地人……”

“嗯,远在天边。”楼月卖了个关子。

“到底是哪儿?”李云翰追问道。

楼月笑而不语。

这时楼泉从屋内走了出来,道:“楼兰,你听说过没?”

“当然知道了,乃西域一古国;”李云翰迟疑了下,“不知楼伯又为何到了长安?”

楼泉细细道来:汉通西域时,楼兰迎来鼎盛之期。不过好日子也没过多久,前有匈奴侵扰,后有突厥为敌;数百年间,战火不断,百姓生灵涂炭。楼兰地处沙漠、国小力弱,先民经不起连年战火,不得已被迫东迁。武德年间,先祖一路辗转迁徙至内地,恰逢着盛世年景,于是落脚于长安。

他呢,自小就喜随家父摆弄些药材,于是开了此店谋生。

“噢,原来如此,”李云翰慨叹了一声,“不管在哪儿,有一个家就好。”

“长安富庶,新家也好,可我怎能忘了那一片世代相生的故土!”楼泉脸上划过一丝愁云,“唉,上百年了,也不知楼兰现在变成了什么样?”

“爹,又瞎想了;听西域来的客商说,楼兰国早就没了。”

楼泉听后怔了下,道:“不,母国没了,可故土仍在,还会有族人居住。”

李云翰笑着说道:“楼伯勿忧,如今不管您走到哪儿,都是大唐的子民;欣逢这盛世年景,每一天都该乐呵呵的。”

“愁又有何用!”楼月嘴角一撇,“也不知楼兰究竟做错了什么,你们这些文人雅士呢,总对它怀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这,何以见得?”

楼月道:“在你们秀才的诗文里,不是老爱说什么‘不破楼兰终不还’、‘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愿为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之类的话么?”

“原来姑娘还懂这么多诗文,”李云翰不由得笑了,双眉一扬,“那并非文人才子们仇恨楼兰,只是借指一下罢了。”

“不,是王诘的好友——龙标、岑燊他们亲口说的。”楼月仍一脸严肃。

“是呀,可别再什么打仗了,还是平平安安的好,”楼泉抬高了嗓门,“我身为楼兰后人,只盼着大伙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哪。”

众人又闲聊了一阵,忽然杜少凌从店外惊惶失措地跑了进来,一边气喘吁吁道:“李兄,可算找到你了。”

“小弟大病初愈,又淋着雨了,自个儿也不心疼?”李云翰皱眉道。

“王诘,被官府抓走了……”杜少凌神色惊慌。

“当真?”

“杜兄,”楼月疾步上前,急切问,“他到底怎么了?”

杜少凌说,礼部突然取消了省试,考生们群情激愤,去礼部衙门求访、抗议;谁知来了一队官兵,不由分说,就将王诘和三个挑头闹事的给抓走了。

“这可怎么办?”楼月耷拉着脸。

“放心,秀才闹事,顶多也就关个三五日,”李云翰淡然一笑,“再等几日他就回来了。”

楼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反派:我成了主角师弟的替身 重生之一眼 四合院:我觉醒了最强地摊系统 我养成了四个大佬弟弟后被团宠了 八零娇妻:媳妇赚钱忙 离婚当天,禁欲大佬轻声哄我吻我 人间我不先开口,哪个神明敢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