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啥大不了的,我家院子后面还有一块地方,就是不太大,不过起个院子也是足够的了。到时候你儿子给我家送柴火养猪喂猪,也是个差事。至于你那个院子就放在那里,我家啥时候想用就用。”
周广才一听,高兴地差点儿喷出鼻涕泡来,“谢谢丁香,你们家可真的是我家的大贵人啊。”
其实宋丁香也是都调查好了才这么说的,这周广才是个真的老实人,上面还有俩老人,原本着还有个大哥,但是征兵出去就再也没回来,估计也回不来了。家里三亩地勉强养活一家子的嘴,他媳妇儿也是个利索勤快的,儿子也是闷头干活的那种。
这样的人宋丁香觉得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总没什么坏事的。
安排好周广才家,让他们别声张,然后宋丁香就开始着手去做荞麦糕和五香花生了。
荞麦糕好做,用荞麦面加一点儿面粉调成糊状放锅里蒸熟,晾凉后切成小块,加蒜泥,醋,麻酱,辣椒油,黄瓜丝一拌,确实既能当菜又能当饭,十分爽口。
五香花生就麻烦了许多,花生需要洗干净,然后用茴香籽,八角大料辣椒加了盐泡上一宿,泡入了味再煮个半熟,然后上大锅里干炒。等炒干了水分,花生也干干净净的,剥开来里面是喷香的花生仁儿,吃起来味道确实大有不同。
宋玉兰一听这些活给自己干了,顿时精神状态都好了起来,也不跟之前一样萎靡不堪。她休息了半个月养好了身子就迫不及待的去做这些事,毕竟好歹也是做过几年饭的,上手非常快。
这个期间,宋兴义委托村长找个靠谱的人把地都佃出去了,宋志远又去镇上转了转,还真买到个不错的铺子。
因为这边离北地近,总是有人说打仗会打到这边来,于是不少铺子都挂出来要卖掉,而且价格非常合理。宋志远心说买一个也是买,买两个也是买,于是又鼓动了宋志成也买了个铺子,这俩铺子还是挨着一起的,既可以合在一起当成个大铺子,又能分别开个门当小铺子用。
宋志成家这两年也是好好的赚了些银子,觉得打仗打到这边还没啥影子呢,铺子却是实打实的,哪怕不用佃出去,到时候合起来自家卖个东西都成。再说以宋丁香这个脑子,备不住就一下子给填满了呢。
宋丁香还真的有主意,一听说有了俩铺子就动了心思。
如今虽然羊毛还不算多,但是毕竟附近做羊毛的只有他们一家。若是能跟北地的大将军打好关系,这几年羊毛绝对不会缺自己的。手套用的大多都是羊绒,而披肩围巾用的就是羊毛。他们做了好多手套剩下来不少羊毛,这要是都做成围巾什么的,一个小铺子绝对装不开,更别说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羊毛了。
不过现在还不着急,她想要多研究出点儿羊毛的制品,也保证铺子里可以多一点儿花样。
开春的时候,宋家又忙乎了起来。
宋虎头跟宋玉兰去了镇上忙乎铺子的事,除了花生和荞麦糕,宋玉兰还学会了烤果酱馅肉馅烧饼,一些面浇头以及宋丁香特地研究出的砂锅菜。
砂锅菜除了北地常见的土豆白菜茄子豆角之外,还有从南方进的那种便宜海带笋干,油炸的豆腐泡,炸的豆腐丸子或者肉丸子。
这些炖菜配饼子吃也好,配面条吃也好,滋味十足,热热乎乎的吃上一碗,通体舒畅。
而且宋丁香也想好了,等天气再热热店里就做荞麦糕,做过水面。而且荞麦还能做冷面的主料,只不过家里没人会做那种干面条,这个还得去找有技术的人才成。
这件事宋志远找了常去北地的商人,没想到还真打听出如何做冷面的法子,统共才花了十两,算是十分划算的了。
宋丁香看了方子,又按照方子调整了一下制作的方式,不但做出了那种荞麦冷面,还做出了成片的冷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