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但依旧在步兵向前,因为敌军的弓弩手实在是太庞大了。
刘繇所部三万余人,弓箭手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也有接近三千人的规模。三倍于孙策军中弓弩手。
不过在杀伤方面,敌军倒是并没有强过孙策大军多少。
孙策军中弓弩手都是挑选的精锐,而且军纪极为严苛。非五十步不射。
敌军三千弓弩手哪怕在上百步的距离上就开始射箭,孙策大军依旧忍耐不动,徐徐向前。
看着这一幕,两军将士都同样内心震撼。
对方万箭齐发,飞矢蔽地,己方将士哪怕不断有人倒下,依旧其徐如林,稳步推进。这使敌方震动,己方士气大振。
弓箭手百步距离的命中,完全靠信仰。但五十步的距离,非但精准度有了质的提升,杀伤力也变得极其可观。
五十步距离上,孙策大军上千弓弩手一轮齐射,刘繇大军至少六七十人,如同割麦一般瞬间倒地。
这时候再次突显了那个经典一幕,一支军队精锐与否,跟他的披甲率呈绝对正比。
孙策军队是从大量俘虏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无数降兵的甲胄都精简下来,使孙策大军中披甲率大幅提升。
士卒人皆披覆皮甲,像弓弩手这种精锐皆是身披两档铠。
刘繇所部士卒百步射中的弓箭不能穿铁甲,而孙策大军五十步距离射出的箭矢却皆入体数寸!
这种箭阵是玄甲铁骑都不会直接冲击的堂皇之师。
刘繇所部,三千余弓弩手在对射之中亦无法占据上风。
这使得观战的刘繇极为愤怒,且不可思议,在后方怫然不悦,喝道:“这是何道理?是何道理!为何我军三千余弓弩手,投射杀伤,却无法击溃敌军千人?士卒有剽悍骁勇不同,难道弓弩还能有差距?”
这三千弓弩手,是他寄予厚望的主力之一!
也是刘繇军中无数将校都怀以希望的最重要决胜手段。如果能用箭矢击溃孙郎军队,那众人就不需要上去跟剽悍善战的敌军拼命了。
可如今弓弩手未能击溃敌军,堪堪能与敌军杀伤相当,步兵主力就不得不在军令之下,越过箭阵,准备短兵相接。
而与刘繇所部将士心理完全不同,孙策这边完全就没指望过弓箭能够决定一场数万人规模的大战胜负。
孙策甚至觉得,越是倚重弓弩的部队,越是战力孱弱,越容易惨败于少量的精锐敌军。一个公认的事实上,直到米帝南北战争,死于远程杀伤的士兵,才第一次超过了近身白刃厮杀。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倚靠弓箭决胜的军队,战斗力绝对比不上敢于悍勇厮杀,白刃见血的精兵。
随着两军弓弩手后撤,两军士卒终于撞到了一起,随即喊杀声震天动地,漫长阵线上到处是奋勇而战的士卒。
孙策的战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在兵法上似乎非常精妙、深奥。
其实通俗点讲,就是防守反击,步兵立足防守,待黄昏之时,敌军士气已堕,奇兵发起突袭。
而孙策手中的奇兵可完全不止一支。
两军激战,刘繇每延后一刻,无法击溃孙策大军主力,他战败的几率就增加一分。
刘繇也深知这种情况,他面色冷峻,呵斥道:“我已增派了两次援军,为何前线还是毫无进展?”
是仪深叹了一口气,前线统军将领多因名望而为大将,并非剽悍骁勇之辈,如何能与虎狼之师争锋于沙场?
刘繇转头对身边众人说道:“你等皆是北海人,随我至江东安稳社稷,与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都说一说,当下应该如何技击破敌军。”
他的从事之一滕胄挺身而出,滕胄虽然皮肤白皙,美仪容,但威仪可观,颇有才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