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九章 神学理论的奠基人于吉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是在吸取了西周时期就有的天命论和西汉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理论而发展出来的。在此理论上,于吉又说,人的灵魂如果离开了身体就成了鬼,这时人当然也就死了。当然,于吉并不是早期的研究生命学的科学家,他构想出来的鬼,也是一种宗教思维。于吉不是希望人们积德成仙嘛,那要是有人不想成仙,天天想当坏人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轮到鬼这个东西出场了。如果天上的神发现你在做坏人,不好好修仙,他就会命令鬼去惩罚你,具体怎么惩罚的方法那就多了,反正都是你不希望遇到的,诸如让你做噩梦、让你鬼打墙、让你鬼剃头等等吧。当然,鬼这个东西大家都看不到,那么他平时生活在哪里呢?答案是黄泉和土府,这是鬼应该去的地方。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的神话里的黄泉地府了。当然,鬼在早期道教中是反面角色,常常是祸害人的,为后世的道教的神仙理论体系中早早定下了基调。

至此,简单讲了于吉的神学理论,那么于吉创造这套理论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就有政治方面的原因,同时还为了宣扬“天应天威”和“心神合一”这一观点,这就是以于吉为代表的早期道教的神学理论的核心。

上面我们简单解释了心神合一的内容,下面再简单讲一下什么是天应天威。

道教中讲的天,其实是一个有意志、人格和无限权力、能力的宇宙的主宰,是在云霄上的仙界生活着的君王。天的威力是极大的,是不可违背的,如果违背会就降下灾祸,这就是“天威”。

天与人之间是有着感应存在的,人的一切,天都了如指掌。天看到你在行善,就会降下祥瑞,看到你作恶,就会降下灾祸,这就是天对人世间的警示和预兆。每个人都要顺应天意,特别是帝王,更要随时注意老天给你的预兆,多去祭祀,这样就能更好地与天沟通,这就是“天人感应”。

在这种教义的宣传下,就使人们相信天的无时无处不在,使人们敬畏天,这也源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所以,早期的道教的理论体系发展,实际上有很多内容是承袭自儒家的宗教思想,只不过道教把天赋予了人格、意志和权威。

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于吉确定了神学理论为止,出现了相对粗糙的、原始的神仙理论体系,算是我国的道教的孕育、萌芽阶段,也到了对这一阶段做一个小结的时候了。

第一,有了相对完整的生死认知,提出了形和神的存在性,据此定义了活人、死人、鬼、仙等不同的存在形态。有形有神,并且形神合一就是活人,活人如果能长生不死那就是仙人,形和神分开了,人也就死了,但是神却不会消失,而是变成了鬼。所以说,那时的道教学者们其实已经算半个哲学家了。

第二,道教脱离不开政治,特别是早期的道教,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经验又不成正比,所以碰壁就难免了,比如前有甘忠可的被杀,后有张角的起义失败。即使是于吉提出的导人向善,积德成圣成仙的理论也并不完全是统治阶级所一直需要的。但是当时确立起的人死后神分离变成鬼,并且为鬼构建了黄泉土府这套理论,确实为道教正式成为一种宗教打下了理论基础。

第三,构建了原始的天应天威体系,也为宗教的神圣地位打下了基础。对于完全是未知的、不可抗力的自然界的运转,设计出了超越凡人的神仙、鬼神体系,并由这些神鬼的行为来解释自然行为。人、鬼、仙不同的存在,黄泉、人世、仙界不同的领域,构成了神仙体系的基本要素。信奉并且要遵从天神、仙人和真人的主宰和掌控,相信鬼生活在黄泉,相信人可以学道积德成仙这些理论构就成了神仙体系的框架。在这个体系构建完成以后,又发展出来早期的道法、道术、道功,这就是于吉为代表的早期道教对中国道教发展的最大贡献。

《太平经》是于吉的思想和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海兵 大唐:最强争霸系统 医品毒妃倾天下 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清明上河图 帝国第一家丁 晋末的卯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