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章 父亲 (第3/5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甘蔗没有两头甜,到地方,哪能有机会随企业搬到大城市,为了子孙,知足常乐哈。父亲笑着点头。

安家和父母就是在相互支持,相互温暖中前行。

父亲一辈子为人低调谦和,退休后,还是勤俭节约、不浪费,每当看到大家铺张浪费,他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会劝大家一定要节俭,好日子来的不容易。

安家父亲与母亲相濡以沫。为了一双儿女,他跟母亲几乎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为了安沪的工作和娶媳妇儿,父亲没少费心。给他找了商业局办公室工作,他觉,没意思,自己竟然辞了,去读美术专业。父亲没有生气,九十年代,谁也说不好,哪块云彩有雨啊。

父母年纪大了,儿女展翅高飞。他们能做的就是,感觉儿女工作生活出现枝枝叉叉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帮着导航,让孩子们及时回到正常轨迹。

他常常说,他要感激老伴儿,他在部队的时候,是她照顾一双儿女。他也用后半生弥补了不在母亲身边的缺憾。

他说,还要感谢新社会,能吃饱饭。所以,他一辈子工作勤恳,即使退休后依然干点活补贴家用。

父亲共有哥们四个,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他的父母去世早,他的大姐也出嫁早。他的大哥作为家里的劳动力,先去部队当了兵。父亲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最苦的时候,家里没有吃的,父亲带着二姑和三叔四叔挖野菜充饥,到周围村里干点零活贴家用。邻居们心疼父亲爹娘去世的早,也经常帮助他们。后来父亲的小妹妹出嫁了,父亲和三叔、四叔也分别去了部队。至此,这个大家庭在沂蒙山也成了光荣军属之家,大爷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兄如父。一门四弟兄全在部队,那时候农村孩子再苦也不怕,不像现在的孩子们吃不了苦。特别是四叔还上过战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父亲去世告别仪式上,四叔才跟安家聊起这些陈年往事。

安家父亲从上海部队转业到军工厂,本来转到地方检察院,为了照顾子女还有奉献军工事业的光荣使命感,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军工单位。他先后在生产科和车间等单位工作过,无论到哪里,他认真跟前辈学习,了解生产流程。在担任支部书记期间,他呕心沥血努力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好工作。每每因为生产任务紧或者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而加班,母亲总会打趣说\\\"您比厂长还忙呢\\\",他总是嘿嘿一笑。

车间的年轻人,谁有什么烦心事,都会跟安家父亲聊一聊,安家父亲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把好手。他是带过兵的人,所以带一个车间不费劲,就连一个分厂几百号人,父亲和罗叔叔,也管理的井井有条。父亲非常佩服罗叔叔,罗叔叔是带领三线厂走出大山的“焦裕禄式”好干部。记得安家有一次去分厂找父亲,正好碰到父亲跟罗叔叔聊分厂管理。罗叔叔温温尔雅,不仅懂技术,还懂管理,并且尊重父亲这位老军转、老同志。

安家的父亲教育子女现身说法,他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上不起学。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只要愿意学习,无论男孩女孩,他都一视同仁,他都给提供条件。父亲从来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相反,安家弟弟生了女儿雨儿,老父亲一看是女孩,特别开心,起名叫星雨(音:杏峪)。老父亲没有明说,安家知道,他是让大家记住,曾经奋斗和居住过的那个村。

安家初中高中的重点学校生活,在酸甜苦辣中度过,安家有一双传神的眼睛,高鼻梁,黑头发,性格娴静。高一时,安家担任了班里的文艺委员,一度还成了“班花”。但是,紧张的高中压力,让安家没有心思考虑什么“花”,面对男同学抛开的“橄榄枝”,她根本不予理会,心中只有学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记得高考前,安家对考试产生了恐惧,从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零之时刻:终焉 让你工业大摸底,你研究二向箔? 四合院:这是我的后花园 命运副本 我,何大清,简化一切! 天地逍遥之追妻路 四合院:秦家老祖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