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就算是曹贼,恐怕也很难理所当然地接受吧?更别说让孙可望马上就能进入状态了,这可不是玩什么角色扮演啊!
看着眼前金黄色的琉璃瓦,蓝绿相间,绘制着飞龙的斗拱,以及那崭新的红墙玉阶,他又不由得叹了口气。
当然叹气!
穿到谁的身上不好,穿到什么时候不好,偏偏是穿到了孙可望的身上,偏偏是穿到了永历六年,抗清局势看似好转,却更像是回光返照一般。
因为此时,清廷已然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统治区内的人口达到千万户之众,更是拥有在几十年战争中保存得较为完好的财赋重地——东南。
而大西军目前控制的地区,除了云南以外,皆受到了巨大的战争创伤,人口更是只有区区数百万。
换言之,就如同历史上演绎的那样,此次出滇抗清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一是清廷防备不足,四川,湖南,广西等地的清军兵力不足,且都是绿营为主,相对于几乎倾巢而出的大西军而言,完全可以说是处于劣势。
二是大西军足足在云南修整了五年之久,这两年来又兼并了四川和贵州两省的南明军队,手中足足有十三四万补给充足,令行禁止的大军。孙可望手中的近四万殿前军和李定国操练了三年的三万嫡系部队,更是战力不俗,非一般的绿营兵可敌。
第三则是李定国确实是这个时期,一等一的军事奇才,尤其是诱敌深入,打伏击战,更是无人能敌。
但是,一旦这轮攻势打不出预期的效果,或者说中途受挫了,损失了主力部队,等待着永历-大西复合政权的,几乎只有失败了!
十几万大军,已经耗尽了云贵川这三个穷省的战争潜力了。
战争的胜负,终究比的是真正可以拿得出手的实力!
而随着两年前顺治亲政,满清朝廷的统治政策也发生了巨大的调整,民族压迫在某些方面开始放松,使得清廷在各地的统治愈加稳固起来。
换言之,现在的局势,清廷可以大败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但是永历-大西复合政权,只要大败一两次,局势可能就难以逆转了。
这些便是孙可望叹气的原因了。
作为一个深度历史爱好者,他很清楚这个时期敌我实力的巨大差距,走错一步,就极有可能满盘皆输,但是作为一个具有正常道德观念和家国情怀的人,投清又是不可能投清的。
可是不投清,就必须要赢,打不赢这场仗,那最后就只有死的份了。
孙可望可不是完颜构,满清更不是金国,搞不了苟且偷安,做清属大西国那一套。
当然,历史上的孙可望最终确实投清了,一个本来可以青史留名的枭雄人物,最后却做了爱新觉罗家的狗,不得不让人感慨!
但是,现在这个孙可望,绝无可能做爱新觉罗家的狗,不仅不做爱新觉罗家的狗,朱家的狗,孙可望也不会做。
“联明抗清”,不是“降明抗清”,这皇帝,难道他孙可望就做不得?
穿越前为了升职加薪当牛做马都行,穿越后难道就脱离了低级趣味,对权势不感兴趣了?
再者说了,若是自己拼死拼活带着手下的人打下了这天下,凭什么不自己做皇帝?
绝大部分朱家人,除了把百姓当牛马,南明的那些遗老们,除了挑起内斗,破坏抗清统一战线,还能干什么?该杀就得杀了,永历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除了少数忠勇之士,绝大部分“剥皮揎草“都不过分!
是,在光复南京,对满清朝廷取得战略优势之前,还必须利用朱明大旗,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抗清力量。不然,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这是时代的特性。
但也只是利用这面大旗而已,把永历帝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